中建科研院和建科環能申請熱風型光伏光熱綜合利用單元及系統專利,可同時產熱、產電
金融界2025年7月15日消息,國家知識產權局信息顯示,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建科環能科技有限公司申請一項名為“熱風型光伏光熱綜合利用單元及系統”的專利,公開號CN120320679A,申請日期為2025年4月。專利摘要顯示,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熱風型光伏光熱綜合利用單元及系統,涉及光伏光熱綜合利用技術領域,綜合利用單元包括:保溫殼體、透明封裝層、光伏電池和集熱板,保溫殼體的頂部敞口;保溫殼體上開設有進風口和出風口;透明封裝層設置于保溫殼體的頂部并將保溫殼體頂部密封;透明封裝層內具有夾層;光伏電池設置有多個,光伏電池鋪設于夾層內;光伏電池未鋪滿夾層,未鋪設光伏電池的部分夾層對應的透明封裝層為
實證落地!熱立方“地暖機舒適家3.0”實證項目示范體驗中心正式授牌
近日,熱立方地暖機聯合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科環能科技有限公司(IBEE)在順德基地(熱立方第二智造中心)完成“熱立方地暖機舒適家3.0生態系統實證項目示范體驗中心”授牌儀式。建科環能廣東分公司副經理李浩、工程師陳釗賢、伍倩倩,以及熱立方總裁童風喜、產品總監王軍民、品牌總監李云閣等出席現場。此次授牌,標志著地暖機舒適家3.0生態系統從標準構想到實際落地,邁出了關鍵一步。舒適,落地為實證過去,家居冷暖以體驗感為主,缺乏系統性標準支撐與數據驗證。此次熱立方攜手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科環能科技有限公司(IBEE),圍繞“地暖機舒適家3.0生態系統”的四大核心維度——溫度、濕度、風感、噪音,建立起一套
建科環能取得多源熱泵蓄能供能系統及控制方法專利
金融界2025年5月16日消息,國家知識產權局信息顯示,建科環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取得一項名為“多源熱泵蓄能供能系統及控制方法”的專利,授權公告號 CN112555973B,申請日期為 2020年12月。天眼查資料顯示,建科環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位于北京市,是一家以從事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業為主的企業。企業注冊資本5555.56萬人民幣。通過天眼查大數據分析,建科環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對外投資了1家企業,參與招投標項目456次,財產線索方面有商標信息59條,專利信息157條,此外企業還擁有行政許可31個。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位于北京市,是
共建低碳韌性生態圈,賦能綠色建筑新活力|第二十一屆國際綠建大會“零碳建筑與區域研究與實踐”專題論壇成功召開
更多精彩圖片2025(第二十一屆)國際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暨(海南)低碳韌性城鄉科技博覽會5月17日,受主辦方第8次邀請,由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環境與能源研究院、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超低能耗建筑分會聯合主辦,建科環能科技有限公司承辦、能源基金會大力支持的《零碳建筑與區域研究與實踐》專題論壇同期召開,論壇涵蓋零碳建筑、建筑脫碳技術、低碳韌性、區域規劃等前沿領域技術創新及零碳實踐案例,100余位行業同仁高度關注參與,推動了建筑行業全產業鏈綠色升級、助力“雙碳”目標落地注入強勁動力。論壇由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環境與能源研究院副院長張時聰主持。“零碳建筑與區域研究與實踐”論壇嘉賓合影張時聰 中國建筑
第二十一屆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零碳智慧園區解決方案及實踐探討》專題交流會成功舉行
7日,海口——“營造綠色低碳產業生態,培育綠色建筑新增長點”,第二十一屆國際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暨(海南)低碳韌性城鄉科技博覽會于5月16日~17日在海南國際會議展覽中心隆重召開,由建科環能科技有限公司承擔的《零碳智慧園區解決方案及實踐探討》專題交流會同期舉行,該交流會聚焦零碳園區的設計、建設與運維,吸引了行業專家、企業代表及業內人士的廣泛參與,共同探討零碳智慧園區的前沿技術與實踐路徑。2025年5月17日,海口——“營造綠色低碳產業生態,培育綠色建筑新增長點”,第二十一屆國際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暨(海南)低碳韌性城鄉科技博覽會于5月16日~17日在海南國際會議展覽中心隆重召開,由建科環能
“建筑綜合能源與電網互動”專題論壇在海口成功召開
、國網電易數字科技(雄安)有限公司、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數字經濟專業委員會聯合承辦。會議聚焦“雙碳”戰略目標,深度探索建筑與電網協同發展新范式,研討交流本領域最新科技成果、創新產品和前沿實踐。中國能源研究會綠色建筑低碳智慧用能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國網中興有限公司總經理鞠冠章,中國能源研究會綠色建筑低碳智慧用能專委會顧問、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碳中和研究院院長徐偉,中國能源研究會綠色建筑低碳智慧用能專委會副秘書長、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熱泵與蓄能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驥,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黨委書記、教授彭晉卿,天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田喆,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研究員劉燁,深圳大學土木與交通
雅爾典參編標準《高級別生物安全設施空調通風系統運行與維護標準》審查會在京順利召開
近日,由建科環能科技有限公司牽頭制訂、深圳雅爾典環境技術科技有限公司參編的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工程標準——《高級別生物安全設施空調通風系統運行與維護標準》審查會在北京順利召開,會議由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潔凈受控環境與實驗室專委會主持。會議強調了標準編制應重點關注市場需求和技術需要,注重標準內容的科學性、技術性、協調性和規范性。與會專家認為,《高級別生物安全設施通風空調系統運維管理標準》內容科學合理、可操作性強,與現行相關標準相協調,填補了高等級生物安全設施通風空調系統運維管理標準的空白,并一致同意通過審查。《標準》編制組經過廣泛調研和測試,總結設施運維經驗,提出了高等級生物安全設施通風空調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和建科環能科技申請基于多分支井筒的中深層地熱換熱系統專利,能夠利用工作流體的熱虹吸實現工作流體的自循環
金融界2025年4月9日消息,國家知識產權局信息顯示,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建科環能科技有限公司申請一項名為“基于多分支井筒的中深層地熱換熱系統”的專利,公開號 CN 119778894 A,申請日期為2025年2月。專利摘要顯示,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多分支井筒的中深層地熱換熱系統,包括主井筒子系統和位于地面以下地熱層內部的分支井筒子系統以及位于地面以上的地表換熱子系統;主井筒子系統包括豎直設置且下端沿豎直方向伸入地熱層的四個主井筒,其中兩個主井筒上端通過地表換熱子系統進行連通,剩余兩個主井筒上端通過地表換熱子系統進行連通;分支井筒子系統包括水平設置且左右兩端分別與相應主井筒下端連通的多
基于多智能體技術的模型辨識:建科環能如何實現AI創新突破
請的專利,名為“基于多智能體的模型辨識方法和系統”,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的又一重大突破。該專利的發布,不僅標志著模型辨識技術的潛在變革,也為整體行業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這項新技術的核心在于其多智能體系統的設計理念,能實現更快速、更精準的建模。傳統物理機理建模通常受到復雜變量和多維數據處理的限制,而基于多智能體的模型辨識方法則通過分布式智能體的合作學習,有效提升了建模速度和準確性。具體而言,在數據預處理階段,該方法無需人工干預,智能體自動處理采集的暖通空調系統數據,從而減少了工程人員的專業門檻,在實現高效化的同時提升了系統的智能化水平。 根據專利摘要,該方法首先將預處理后的訓練數據輸入至多個算法模型
突破性進展:建科環能多智能體模型辨識專利將重塑建模效率
能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申請的“基于多智能體的模型辨識方法和系統”專利引起了廣泛關注。這項技術不僅能夠顯著提高建模速度和準確性,更在數據處理和模型構建的智能化程度上邁出了重要一步。根據專利摘要,該方法適用于在需要更新算法模型時,通過預處理的數據直接輸入多個算法模型學習智能體,從而篩選出最佳的待用模型。這種技術的創新使得構建高效的人工智能模型變得更加簡便,不再依賴復雜的人工干預,為工程師們減輕了不少負擔。 特別是在暖通空調系統等領域,傳統的數據采集和模型建立過程往往需要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進行仔細的數據預處理和模型構建。而通過多智能體的技術,新方法能夠實現以數據驅動的方式自動進行處理,大大簡化了這一流程
涉嫌出具不實檢驗報告等 10家檢驗檢測機構被發現嚴重問題
測和應急保障中心(山西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建科環能科技有限公司、農業農村部農作物種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濟南)、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分析測試中心。依據《檢驗檢測機構監督管理辦法》和《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監管部門已責令問題機構限期整改,對問題嚴重的機構移交屬地市場監管部門依法進一步處理。
國家八部門聯合通報檢驗檢測抽查結果:32家機構違規,10家涉不實報告被嚴處
此外,山西省生態環境監測和應急保障中心、建科環能科技有限公司、農業農村部農作物種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濟南)、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分析測試中心,均存在報告使用過期資質認定證書或標志的情況,山西省生態環境監測和應急保障中心還有項目未按標準換算問題。另外22家機構則存在未按規定分包檢驗檢測項目、未辦理變更手續、未按強制性規定檢驗檢測等一般性問題。針對上述問題,相關部門已依法對涉事機構進行處理。對于涉嫌出具不實檢驗報告、超出資質認定范圍出具數據等問題的10家機構,已責令其限期改正,并移交屬地市場監管部門進一步處理。對于存在一般性問題的22家機構,則責令其在1個月內完成整改。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將持
曝光!山西省10家權威機構涉嫌出具不實檢驗報告!有省檢驗檢測中心、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山西省生態環境監測和應急保障中心(山西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建科環能科技有限公司、農業農村部農作物種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濟南)、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分析測試中心。公開資料顯示,山西省檢驗檢測中心(山西省標準計量技術研究院)由省市場監管局、省農業農村廳、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省藥監局及太原市所屬的22家機構整合組建而成,是省市場監管局管理的副廳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2020年12月31日正式掛牌成立,是承擔標準、計量、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質量基礎設施建設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山西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是在原山西省衛生防疫站基礎上組建而成的公益一類衛生事業單位。企主要承擔職責:傳染病、寄生蟲病、地
國家八部門通報!
山西省生態環境監測和應急保障中心(山西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建科環能科技有限公司、農業農村部農作物種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濟南)、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分析測試中心。公開資料顯示,山西省檢驗檢測中心(山西省標準計量技術研究院)由省市場監管局、省農業農村廳、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省藥監局及太原市所屬的22家機構整合組建而成,是省市場監管局管理的副廳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2020年12月31日正式掛牌成立,是承擔標準、計量、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質量基礎設施建設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山西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是在原山西省衛生防疫站基礎上組建而成的公益一類衛生事業單位。企主要承擔職責:傳染病、寄生蟲病、地
山西省檢驗檢測中心等10家機構涉嫌出具不實檢驗報告等問題
山西省生態環境監測和應急保障中心(山西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建科環能科技有限公司、農業農村部農作物種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濟南)、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分析測試中心。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站截圖依據《檢驗檢測機構監督管理辦法》和《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監管部門已責令問題機構限期整改,對問題嚴重的機構移交屬地市場監管部門依法進一步處理。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表示,此次監督抽查工作充分發揮部門聯合監管優勢,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有效提升監管效能。通過嚴格的監督檢查和及時的整改處理,進一步規范了檢驗檢測市場秩序,促進檢驗檢測行業高質量發展。黃河熱線丨0351—8881890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