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鎮(街道)、區直相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南譙區委1號文件精神,助力農業產業發展,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特此制定了《南譙區農業產業發展資金獎補辦法》,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滁州市南譙區農業農村局
2023年8月30日
2023年南譙區農業產業發展資金獎補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貫徹落實南譙區委1號文件精神,助力農業產業 發展,提高區級鄉村振興農業產業發展資金使用效果,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優先支持區委、區政府確立的蔬菜、“一縣一業”(食 用菌)、滁菊、茶葉等重點產業發展,側重支持穩產保供、機械強農、農產品質量安全及特色產業發展。
第三條 本辦法適用于在本區行政區域內依法注冊的農業生產 經營組織(農業企業、農業產業化聯合體、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 個人、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村委會及鄉鎮人民政府,上述主體沒有
違法違規等不良記錄。
第四條 申報的建設項目要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相關政策,更 是要嚴格落實《安徽省自然資源廳、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安徽省林 業局關于嚴格耕用途管制有關措施的通知》(皖自然資耕〔2022〕2 號)文件精神,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作為“三農”工作的首要任務。
第二章 獎補范圍及標準
蔬菜、食用菌生產
第五條 支持蔬菜產業發展,對新建集中連片標準復式鋼架蔬菜大棚(跨度8米及以上)凈面積達到10畝及以上的經營主體,獎
補不超過1萬元/畝,且每個經營者最高不超過30萬元。
第六條 支持“一縣一業”食用菌產業發展,對新增食用菌種植大棚建設費用(包括噴滴灌等設施)、菌棒加工廠房、水電設施、 冷庫、溝渠路硬化等基礎設施和食用菌加工、包裝等關鍵設備,總 投資達10萬元以上,建成投產后,給予最高不超過40%的獎補, 每個經營主體獎補最高不超過50萬元。本條結合中央農業經營主體能力提升資金中的生產設施條件改善專項統籌申報獎補。
菊茶產業
第七條 連片種植滁菊5畝以上的經營主體,給予獎補不超過200元/畝,在林下套種獎補不超過100元/畝。
第八條 對南譙區域內訂單收購(含企業自建種植基地)滁菊 加工企業,獎補不超過200元/畝,在林下套種的獎補不超過100元
/畝。
第九條 從事滁菊、茶葉生產加工的農業經營主體,購置安裝 核心加工設備分別達到10萬元以上并投入使用后,給予設備采購費用最高30%的獎補,每個農業經營主體獎補最高不超過20萬元。
第十條 支持條件成熟的茶葉經營主體赴省外銷區開設連鎖銷 售門店,統一標注“生態徽茶”或“西澗春雪”區域公共品牌。每個經
營者獎補最高不超過3萬元。
畜牧業
第十一條 對新增符合規劃和環保要求的舍飼年出(存)欄生 豬1000頭以上、肉牛100頭以上、肉羊500只以上、肉禽4萬只以上、奶牛100頭以上、蛋禽1萬只以上的標準化規模養殖場,給予主體獎補最高不超過10萬元。
第十二條 對新認定為省級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的,給予主體獎補最高不超過5萬元。
第十三條 對建成畜禽養殖污水黑膜厭氧發酵池→儲存池→配 備吸(酒)糞車輛的經營主體,吸(灑)糞車輛按購置費最高50%獎補,
給予主體獎補最高不超過10萬元。
水產業
第十四條 支持水產原良種產業發展。對新認定為國家級、省 級水產原(良)種場的主體,給予獎補最高不超過10萬元、5萬元, 對于復審合格的國家級、省級水產原(良)種場的主體,給予主體獎補最高不超過5萬元(以農業農村部、農業農村廳公告為準)。
第十五條 鼓勵支持發展設施漁業,對于新建漁業普通連棟大 棚凈面積2000平方米以上的,每平方米一次性補助不超過30元,每個主體獎補最高不超過10萬元。
第十六條 支持水產種業能力建設。對于新建水產苗種孵化環 道2座及以上(一般每座環道直徑8米,高度1.5米),配套催產池、管道及其他必要設施,每個環道獎補2萬元,每個主體獎補最高不超過10萬元。
第十七條 對于新增或改擴建圈養桶水產養殖模式10個及以 上(一般每個圈養桶直徑10米,深度2米),夯實水泥基座,配備增氧、尾水處理設施及達標排放,每個圈養桶給予一次性2萬元獎補,每個主體最高獎補20萬元。
農業產業化和品牌建設
第十八條 對新入規的農產品加工企業,每個企業獎補最高不 超過5萬元;對新晉升為國家、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分 別給予最高不超過20萬元、10萬元、2萬元的獎補;對新認定為國 家、省、市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的,分別給予獎補最高不超過10萬元、5萬元、2萬元。
第十九條 對新獲得安徽省“皖美農品”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 牌、產品品牌的,分別給予最高不超過5萬元、3萬元、2萬元的獎補。
第二十條 對新晉升為省級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的經營主體,給予給予最高不超過5萬元的獎補。
第二十一條 對新獲得國家、省、市級“一村一品”示范村的,分別給予最高不超過15萬元、10萬元、5萬元的獎補。新獲得國、 省、市級“一村一品”示范鄉鎮的,分別給予最高不超過20萬元、10萬元、5萬元的獎補。
第二十二條 開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點培育,對被新認定為國、省、市級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點(園區)的創建經營者,分別給予最高不超過10萬元、5萬元、3萬元的獎補;對新認 定為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的所在鎮,給予最高不超過15萬元的獎補。 對成功申報國家、省級美麗宜居村莊所在鎮,給予最高不超過20萬元、10萬元的獎補。
新型經營主體培育
第二十三條 對新晉升為國家、省、市級、區級示范專業合作 社、示范家庭農場的分別給最高不超過10萬元、4萬元、3萬元、0.3萬元的獎補。
第二十四條 鼓勵企業開拓市場、品牌宣傳。對當年區農業農 村局組織參加國家、省、市、區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組織的名優農產 品展銷會(交易會)、綠色食品交易會(展銷會)、農業博覽會的 農業經營主體,展位費全額補助;每個參展主體在兩區內參展的獎 補0.1萬元,省內(及南京)參展的獎補0.3萬元,省外參展的最高獎補不超過1萬元。
農產品質量安全
第二十五條 對新獲得綠色食品、有機產品認證且實現農產品 追溯的主體,每個主體獎補3萬元、4萬元,同時新認證農產品數 量超過3個的,每增加一個產品分別再給予0.5萬元、1萬元的獎補; 對綠色食品續展和有機產品再認證成功的主體再給予1萬、2萬元的獎補。
第二十六條 對獲得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的茶園,每年施用有機肥最高獎補100元/畝。
農業物聯網和電子商務
第二十七條 對當年新增在農業農村生產、經營,融合應用物 聯網、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的數字農業 農村應用場景,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和推廣價值,能夠為農業高質 高效提供有力有效的數字化支撐的,每個數字農業應用場景按照不 超過總投入的50%獎補,且每個農業經營主體獎補最高不超過10萬元。
第二十八條 對獲得國、省、市級農業物聯網示范點的經營主體,給予最高不超過10萬元、5萬元、3萬元的獎補。
第二十九條 對市級以上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開展網絡直播銷售本企業產品的,取得良好效益,給予最高不超過1萬元的獎補,補助個數每年不超過5個。
農產品保鮮庫
第三十條 支持區級及以上合作社、家庭農場建設冷凍庫、保 鮮庫,重點圍繞蔬菜、水果等鮮活農產品,兼顧地方優勢特色品種, 凈體積在100立方米及以上的,給予一次性獎補不超過3萬元;200 立方米及以上的給予一次性獎補不超過6萬元;500立方米及以上的,給予一次性獎補不超過10萬元。
農機化發展
第三十一條支持全程社會化服務,對新建設完成的糧食烘干中心,給予經營主體最高不超過15萬元的獎補;對新建設完成的 省級農事服務中心的,給予經營主體最高不超過20萬元的獎補。本條結合省級“兩強一增”農機全程社會化服務項目統籌申報。
農業人才技術引進
第三十二條 支持企業科技創新。對當年由農業農村局牽頭組 織,企業與農科院、大學等高等院校簽訂的的產學研協議,技術服
務費全額補助。
第三章 申報驗收程序
第三十三條 項目申報。申報主體要根據本獎補辦法及《申報 指南》的具體要求申報,確保可實地驗收。申報主體如實填寫《南 譙區鄉村振興農業產業發展資金申請表》或《南譙區農業財政資金 項目申報文本》(見附件),并提供項目法人的有效身份證明、營 業執照、票據等相關證明材料(具體根據申報指南要求提供),由所在村、鎮審核蓋章后,報送區農業農村局審核驗收。
第三十四條 評審驗收公示。項目申報材料按類型分解到相關 責任股室和單位,由責任股室和單位組織專家評審、驗收。普惠型 項目成立3人以上的驗收組,組織現場核實驗收,必要時聘請第三 方(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進行工程造價核算。審核驗收結果報區農 業農村局黨組會議審定后向社會公示;特惠型項目,還需要實行公開競爭立項,經專家評審后立項公示。
第三十五條 兌現獎補。項目公示無異議后,由區農業農村局撥付資金到申報單位,獎補資金一年一兌現。
第四章 工作要求
第三十六條嚴禁申報主體弄虛作假,套取資金行為。對弄虛 作假,套取騙取財政補助的申請人,追回補助,3年內不得享受任何獎補政策。
第三十七條 相關驗收責任股室要嚴把數據質量,規范程序,確保公平公正。
第三十八條 區級農業產業發展資金從區級鄉村振興專項資金 中安排。各類主體申報國家、省、市級同類項目并獲得支持的,原 則上不重復獎補,若獲批資金低于區級同類型獎補標準的,可按區級獎補標準給予補差。
第三十九條 本辦法由區農業農村局、區財政局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