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咸寧高新區管委會:
《咸寧市支持科技創新供應鏈平臺建設十條措施》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抓好貫徹落實。
咸寧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4年9月24日
(此件公開發布)
咸寧市支持科技創新供應鏈平臺建設十條措施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進一步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高質量發展動力源,推進以“用”為導向的科技創新供應鏈體系建設,結合咸寧實際,制定如下措施。
一、支持科創供應鏈服務中心開展體系建設。對企業創新需求采集與對接服務目標完成情況開展績效評價,并依據績效評價結果,由市級財政每年給予科創供應鏈服務中心最高100萬元補助。其中,科創供應鏈服務中心完成當年服務協議規定任務(采集企業創新需求數、新增法人注冊用戶數、專業機構接入數等)的,給予50萬元經費保障;需求對接率不低于80%、需求匹配率不低于50%,給予50萬元補助。
二、支持服務節點開展供需對接。鼓勵各地服務節點利用咸寧市科技創新供應鏈“天網”平臺(以下簡稱“天網”平臺),常態化采集市場主體需求和供給信息并進行專業化論證,組織開展供需對接和撮合,做實“地網”服務體系。對年度有效供需信息采集情況、對接活動組織情況、取得成效情況開展績效評價,對績效評價結果前兩名的服務節點,由市級財政分別獎勵20萬元、10萬元。
三、支持市場主體開展成果轉化。推動各類科技創新主體利用“天網”平臺開展技術供需對接,鼓勵優質科技成果來咸落地轉化,對在咸企業以技術研發、技術轉讓等方式承接科技成果,并實現產業化的,按照項目實際到位資金的20%給予獎勵,最高獎勵300萬元。
四、支持提升科技金融質效。支持金融機構利用“天網”平臺服務企業融資需求,對以增資擴股方式投資非上市企業的,按照實際投資金額的1%給予每家機構每年最高50萬元獎勵,獎勵資金由金融機構所投資企業所在地財政承擔。
五、支持供需匹配開展對接活動。支持各類專業機構利用“天網”平臺開展供需對接活動,根據活動組織情況和取得成效賦予相應積分。其中,單場活動服務企業不少于40家,實現供需有效對接不少于4家,賦予10積分;單場活動服務企業不少于20家,實現供需有效對接不少于2家,賦予5積分。對年度積分累計達到60分(含)以上的,給予每10積分1萬元獎勵,單個機構每年最高獎勵10萬元。
六、支持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鼓勵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對首次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給予20萬元獎勵;對再次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給予10萬元獎勵;對整體搬遷至我市的高新技術企業,年銷售收入2億元以上的,給予100萬元獎勵;年銷售收入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給予50萬元獎勵。
七、支持科技型企業培育工作。大力培育科技型企業,對首次入選省級“瞪羚”“潛在獨角獸”“獨角獸”“駝鹿”等科創“新物種”企業的,分別給予5萬元、10萬元、30萬元、50萬元獎勵,獎勵資金由入選企業所在地財政承擔。
八、支持重點產業開展關鍵技術攻關。組織實施一批市級重大科技專項,圍繞大健康、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食品飲料、新材料等重點領域開展關鍵技術攻關,每個項目支持金額最高500萬元。推動市級科技項目實行“揭榜掛帥”制,攻克制約我市產業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難題,加快科技成果轉化。
九、支持科技創新平臺建設。鼓勵企事業單位建設高水平技術創新平臺,對獲批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產業創新中心、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的,給予500萬元獎勵。對獲批省級工程研究中心的,給予50萬元獎勵;對獲批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的,給予20萬元獎勵。每年根據產業技術研究院績效評價情況,按照優秀、良好兩個檔次分別給予30萬元、20萬元獎勵;對認定為企校聯合創新中心的,通過績效評價后,給予10萬元獎勵。
十、支持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加大創新人才激勵力度,推進實施以增加知識產權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激勵政策,讓科研人員“名利雙收”。支持建設人才創新平臺,對新獲批設立院士工作站、專家工作站、國家級學會牽頭建立的學會協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且正常運轉的,經備案審核連續三年每年補助10萬元。加強科學普及力度,對新獲批省級及以上、市級科普教育基地的,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獎勵。
本措施由市科技局負責解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涉及獎勵事項未說明資金來源的,按照原渠道執行。其他類別政策與本措施對同一事項支持力度不一致的,按照從新不重復原則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