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縣人民政府,各園區管委會,市級有關部門:
《瀘州市加快建成世界級優質白酒產業集群十條政策措施》已經市九屆人民政府第43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實施。
瀘州市人民政府
2023年9月25日
瀘州市加快建成世界級優質白酒產業集群十條政策措施
為貫徹落實市委九屆六次全會關于“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服務全省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部署要求,充分發揮全球唯一“濃醬雙優”和全國優質原酒核心產區優勢,鞏固提高瀘酒市場占有率和美譽度,實現由規模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優化升級,高水平建設優質濃香白酒核心產區、優質醬酒核心產區和優質原酒核心產區,推動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成世界級優質白酒產業集群,制定如下政策措施。
一、聚焦提質倍增,支持企業發展壯大
分類培育市場主體,支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培育壯大腰部企業支撐,扶持其他中小企業進階上位。支持企業上市,對到滬深北交易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給予30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首次認定為國家級制造業領航企業、省級制造業領航企業分別給予300萬元、100萬元獎補,對首次認定為省級“貢嘎培優”企業的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補。支持中小酒企“專精特新”發展,對新認定的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分別給予200萬元、50萬元、20萬元一次性獎補。新獲認定或批準建設的國家級重大創新平臺,或首次獲得國家部委組織評定的全國性示范類企業,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首次獲得省“小金花”、省“原酒二十強”及同級別稱號的企業,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勵;首次獲得市級“小巨人”、“小巨人”培育或配套企業的,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一次性獎勵。對年度營業收入首次達到1億元、5億元、10億元、20億元、50億元以上的企業,分別給予20萬元、30萬元、40萬元、50萬元、100萬元一次性獎勵。
二、聚焦項目建設,擴大優質產能儲能
高水平建設優質濃香白酒核心產區、優質醬酒核心產區和優質原酒核心產區。加快推進重點項目竣工投產,對市級以上重點項目新建成包裝生產線、成品庫房、科研實驗室(非窖池車間、儲罐區、陶壇庫區)等生產性場地的,給予實際完成建設投資額的1%、最高不超過200萬元一次性獎補。對完成新建500口以下濃香型窖池的酒類企業,按1000元/口給予補助;完成新建500口(含)以上的,超過的部分按1500元/口給予補助。對完成新建200口以下醬香型窖池的酒類企業,按1500元/口給予補助;完成新建200口(含)以上的,超過的部分按2000元/口給予補助。新建濃香型窖池單口應不小于15m³,新建醬香型窖池單口應不小于28m³;利用原有窖池進行“濃改醬”或“醬改濃”等改造的不享受該政策,單個企業(項目)窖池獎補金額不超過200萬元。對新建達標的不銹鋼白酒罐庫區1000噸(含)以上或陶壇白酒庫區500噸(含)以上的,根據其建成儲量按照300元/噸的標準給予一次性補貼,單個企業(項目)獎補金額不超過200萬元。
三、聚焦品質提升,鼓勵釀酒高粱種植
堅守純糧固態釀造技藝,支持酒類企業帶動區縣加大釀酒高粱基地建設。對我市行政區域范圍內新建釀酒專用高粱基地面積在500畝以上、原有釀酒專用高粱基地面積在1000畝以上的行政村,分別給予1萬元、2萬元的工作經費補助;新建釀酒專用高粱基地面積在1000畝以上、原有釀酒專用高粱基地面積在3000畝以上的鄉鎮,分別給予2萬元、5萬元的工作經費補助;新建釀酒專用有機高粱基地面積在500畝以上、原有釀酒專用有機高粱基地面積在1000畝以上的行政村,分別給予3萬元、5萬元的工作經費補助;新建釀酒專用有機高粱基地面積在1000畝以上、原有釀酒專用有機高粱基地面積在3000畝以上的鄉鎮,分別給予5萬元、8萬元的工作經費補助。推廣“企業+基地+村”經營模式,支持酒類企業通過采購訂單方式加大與高粱種植行政村合作,對當年本地高粱采購金額超過200萬元的,給予企業當年累計采購金額的5%、最高不超過50萬元一次性補助。
四、聚焦品牌培育,支持企業拓展市場
支持酒類企業加強品牌塑造,對首次獲得中國馳名商標、中華老字號等國家級品牌的給予3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首次獲得四川省老字號、天府名品等省級品牌的,給予5萬元一次性獎勵。對首次入選國家級、省級、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5萬元一次性獎勵。對參加市政府統一組織到市外展會活動參展參會的酒類企業,按照國內展會每戶企業每次2萬元的標準給予補助。支持白酒企業創建全國知名品牌,在(市外)全國地級以上城市自行新開設品牌店、形象店、旗艦店和文化體驗店等展銷中心、經營實體網店的,按照每店固定資產投入的5%或年租金的40%、最高不超過10萬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獎補,單戶企業累計補助不超過50萬元。支持企業在國家及省外省級以上媒體投放品牌宣傳廣告,對宣傳內容能充分體現“中國酒城·醉美瀘州”城市品牌和“瀘州酒”產區品牌的,按品牌推廣費用給予2%的補貼,單戶企業最高補助不超過30萬元。支持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對在境外進行產品品牌宣傳推廣、市場拓展推介,或收購境外品牌、購買品牌商標使用權的,根據場租費、宣傳費、收購費、使用費、授權費等實際情況給予獎補支持。
五、聚焦建圈成鏈,推動優勢資源重組
推動要素資源整合,支持酒業園區提質增效,構建完善園區資源性要素配置統籌機制,夯實產業發展基礎。支持重點酒類企業對市內優質原酒釀造企業、窖池等進行并購重組、租賃合作,推動資源優化配置、整合抱團發展,打造瀘州“原酒聯盟”,高水平建設優質原酒核心產區。對市內酒類企業實施并購重組的企業,并購后3年內(按所并購企業獨立核算)首次實現年營業收入3000萬元以上且較并購當年同比增長10%以上的,按并購協議金額的1%給予一次性補助,最高金額不超過100萬。對酒類瓶蓋包材、檢驗檢測、物流商貿等白酒產業鏈上下游配套企業,首次實現年度營業收入總額2000萬元以上、同比增速5%以上的,按營業收入總額的1%、最高不超過50萬元給予一次性獎勵。
六、聚焦動能轉換,推動數智賦能升級
鼓勵有條件的酒類企業創新開拓一條貫通生產端、管理端、營銷端全鏈條的數智化發展道路,利用數字化對產品生產、渠道拓展、用戶維護、品牌傳播、人才培養、資本運營等環節進行升級和賦能。按照“政府引導,企業自愿”原則,推動一批規模以上重點酒類企業開展數字化診斷,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對診斷費用給予補助。支持企業開展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改造,對新獲批的國家級、省級試點示范企業(項目)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獎補。支持酒類企業創建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對新創建的國家級、省級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分別給予100萬元、20萬元的獎補。對新獲評的市級智能制造示范企業(項目),給予10萬元的獎補。支持企業“上云用數賦智”,對獲批市級數字化賦能標桿的中小微企業給予10萬元的獎補。
七、聚焦多元創新,支持企業拓展賽道
支持探索瀘酒文化外延,著力提升酒鎮酒莊、特色酒品等文化屬性,推動打造瀘州“白酒文化IP”。充分激發酒類企業創新創業活力,對首次成功創建國省級雙創示范基地的分別給予50萬元、20萬元一次性獎補。支持酒類企業開展電商直播、網絡銷售等新媒體經濟業務,對年度線上銷售額首次超過1000萬元、2000萬元、5000萬元、1億元及以上的企業,分別給予10萬元、20萬元、30萬元、50萬元一次性獎補。支持率先布局清香型白酒產能,對首次營收達到5000萬元的清香型白酒企業給予30萬元一次性獎勵。支持企業競速發展養生酒、果露酒、雞尾酒等新賽道,對首次獲得省級新賽道領先型“賽手企業”稱號的企業,配套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補。支持開展白酒生產制造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試點,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價值鏈高端延伸,對納入國省級兩業融合試點任務的示范項目,分別按固定資產投資30%、最高不超過100萬元和15%、最高不超過50萬元給予資金補助。支持企業自主創新,對酒類企業承擔國家、省級以上財政資金支持的科研攻關項目,按照實際獲得財政資金的5%、最高不超過50萬元進行配套獎勵;對參與國際、國內和行業等技術標準研制和修訂并取得成果的企業,分別給予每個10萬元的補助。
八、聚焦綠色安全,推動持續穩定發展
支持酒類企業按照國家標準規范要求,在有限空間、涉爆粉塵、鍋爐等高風險環節安裝安全信息化、自動化設備和系統,以及新增環境保護設施設備、基礎建設等投入的,給予每戶企業設備或系統購置費用20%、不超過20萬元的補貼。進一步促進酒類生產企業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對首次創建為一級、二級、三級的分別給予8萬元、5萬元、4萬元補助。對首次納入市安辦、市酒業發展局安全生產清單制試點的企業,分別給予8萬元、5萬元補助。進一步規范和促進酒類生產企業釀酒廢水資源化利用,對將釀酒廢水采取集中處理的純糧固態釀造酒類生產企業,按年處理量給予每噸4元補助、單戶企業最高不超過30萬元。鼓勵企業開展用電相變儲能、中水回用、低碳節能、循環利用等創新試點項目,給予項目投入資金10%、不超過3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對確定為國家級、省級能效領跑者或節能降碳標桿的企業,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的獎補;對首次確定為國家級、省級綠色制造示范單位(含:綠色工廠、綠色設計產品、綠色供應鏈)的企業,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的獎補。鼓勵酒類企業開展食品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對首次通過危險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ACCP)食品管理體系認證的,每戶企業給予3萬元補助。
九、聚焦技藝傳承,強化人才隊伍建設
鼓勵酒類企業根據發展需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對新引進生產技能型、市場營銷型、企業管理型等人才按照有關政策規定執行。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對首次獲評中國釀酒(白酒)大師、正高級專業技術職稱和國家級品評委(首席品酒師)的,分別給予每人5萬元、4萬元、3萬元一次性獎勵。對首次獲評省級釀酒大師、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稱或省級品評委(嘗評員)的,分別給予每人3萬元、2萬元和5000元一次性獎勵。對榮獲國家級、省級、市級酒類技能競賽技術標兵、技術能手等榮譽的,分別給予2萬元、1萬元、5000元一次性獎勵。對首次獲評市級品評委的,給予每人3000元一次性獎勵,首次獲評“酒城工匠”“酒城酒匠”等市級工匠類人才榮譽稱號的,給予每人5000元一次性獎勵。
十、聚焦要素保障,優化產業發展環境
對年度新增生產經營性貸款的川酒“小金花”企業、省“原酒20強企業”、瀘酒“小巨人(含培育和配套企業)”、市級產業生態鏈酒類鏈主企業實施貸款貼息,按當年1月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30%給予貼息(1年期LPR,若實際利率低于1年期LPR30%,則以實際利率為準),單戶企業貼息金額最高不超過50萬元。探索設立酒類產業專業化銀行,針對性開發符合酒類企業需求的特色信貸產品。對于成功獲得酒類產業專業化銀行信貸融資的酒類企業,按照貸款金額的2%、最高不超過50萬元給予一次性貼息。降低企業水、電、氣等要素成本,支持符合條件的酒類企業天然氣用戶改“轉供”為“直供”。優先保障近期急需落地的重大產業項目用地需求。支持不同產業用地類型合理轉換,完善土地用途變更、整合、置換等政策。在符合詳細規劃、不改變用途的前提下,鼓勵修建多層標準化廠房,增加容積率的,不再增收土地價款。全面推行重大規劃和重大項目環評預審,實施重大項目節能審查靠前服務。支持企業在落實污染防治和環境風險防范措施的基礎上,依托現有廠區或毗鄰區域(已取得供地手續)實施擴能技改。
本政策適用于在我市生產經營的白酒類產業企業(含酒類“小巨人配套企業”和白酒(食品)產業生態鏈鏈主企業)。文中所提“首次認定、獲得”是指在本政策有效實施期間首次獲得相關資質條件。支持使用傳統固態釀造技藝的企業享受有關酒類政策。同一企業(項目)申報與現行市級相關扶持政策屬同類獎勵補助的,按從高、不重復計算的原則執行。單個企業年度享受獎補資金不超過全市酒業年度獎補資金總盤子的10%。
本政策自2023年10月26日起實施,有效期五年。已發布的市級有關酒類扶持政策與本政策不一致的,以本政策為準。國家、省政策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