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街道辦事處,區政府各委、辦、局,各區屬機構:
《東城區加快元宇宙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已經區政府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附件:東城區加快元宇宙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
中關村科技園區東城園管理委員會
2023年3月29日
東城區加快元宇宙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
元宇宙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創新、驅動互聯網邁向3.0發展的全新業態,也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前沿方向,是數字經濟的重大前瞻領域,已逐漸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依托和關鍵賽道。為深入貫徹《北京市推動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東城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東城區加快產業創新融合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相關部署,發揮區內科技企業集聚、應用場景豐富的優勢,推動元宇宙產業高質量發展,結合東城實際,制定本計劃。
一、元宇宙行業概述
元宇宙是整合多種新技術產生的新型虛實相融和互聯網應用的社會形態,它基于擴展現實技術(包括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提供沉浸式體驗,基于數字孿生技術生成現實世界鏡像,基于區塊鏈技術搭建經濟體系,將虛實世界在經濟系統、社交系統、身份系統上融合。未來發展路徑主要是:1.底層技術支撐,包括底層架構及后端基建、網絡及運算技術;2.前端設備平臺,包括虛擬主機、智能可穿戴設備;3.場景內容入口,包括游戲、社交、體育、旅游、交易、會展等;4.各領域落地拓展,包括新型數字工業空間、智慧物聯網系統等。
2022年10月,工信部等五部委聯合印發《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明確推進關鍵技術融合創新、加速多行業多場景應用落地等重點任務,鼓勵各地積極探索。包括北京市在內的全國20多個省市、地區政府相繼出臺相關規劃或政策,加強核心技術攻關,投放更多應用場景,元宇宙產業布局已逐步開啟,東城區發展元宇宙產業正當其時。
二、東城區元宇宙產業發展現狀
東城區具備高科技企業集聚、創新效能明顯的資源稟賦,東城園作為區經濟建設主陣地,目前擁有專精特新企業111家(園區范圍內59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03家,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538家,其中元宇宙相關企業近50家,涵蓋芯片制造、人機交互、虛擬現實、視覺特效、數字出版等領域;高成長性科技企業培育計劃50家入庫企業中,有近10家企業與元宇宙領域相關。在推動元宇宙技術創新應用,培育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元宇宙與文化、科技、金融領域融合發展方面具備一定產業基礎。
在產業空間、場景資源等方面,東城區擁有包括故宮、天壇在內的全國重點文保單位53處,市級76處,區級53處,老字號品牌60余個,紅色文化、傳統文化底蘊深厚,“文化金三角”格局已經構建,美后肆時、角樓圖書館等一批高品質新型公共空間陸續建成;東城園目前打造航星信息科技示范園、青龍胡同創新街區等6個高品質園區,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正在加速推進,園區企業在實現元宇宙內容升級、數字人、線上虛擬娛樂等多個領域進行不同的探索創新,這些都成為元宇宙產業發展所需的必要資源支持。
在看到優勢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東城區依然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例如缺乏智能穿戴前端設備制造企業;空間散點分布,尚未形成產業聚集效應;缺乏整體頂層設計,相關領域標準尚未成型;行業間交流互動不足,協作及資源整合能力不強;元宇宙相關產業人才稀缺,吸引及服務力度不足等。我們需要提前布局、系統謀劃,揚優勢、補短板,努力搶占行業先機。
三、發展思路
以北京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為契機,以市場需求為牽引,以數字賦能為手段,以內容創作為核心,促進資源集聚,促進產業融合,加快推動元宇宙產業相關技術、管理、商業模式在核心區創新應用。以打造一批元宇宙示范應用場景為工作重點,通過聚焦優勢領域,推廣創新技術,培育新興業態,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形成特色與活力兼備的元宇宙產業發展格局,把東城區打造成為元宇宙產業發展示范區,建設VR/AR產業與文化科技產業融合發展高地。
四、工作目標
一是提升元宇宙產業規模,促進元宇宙與文化科技產業相互融合。力爭通過3年努力,推進元宇宙產業鏈條化、規模化,形成100家以上元宇宙生態鏈企業。通過全面開放場景,帶動企業成長和產業培育,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文化科技、金融相關產業創新發展。
二是形成一批應用示范場景。依托故宮—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東城園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等空間,落地建成10大元宇宙示范應用場景項目,培育元宇宙與文化、旅游、商業、城市服務等領域虛實融合發展模式。
三是引育一批行業頭部企業,在AR/VR、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元宇宙相關領域,新培育20家專精特新企業。把元宇宙產業發展與數字經濟賦能服務業轉型升級緊密結合,持續完善產業鏈條。
四是提升產業空間承載能力,優化空間布局。依托中關村航星園和青龍硅巷,逐步形成北二環沿線元宇宙產業聚集區,以隆福寺、王府井、前門為重點積極導入創新元素,完成一帶多點的元宇宙產業發展布局。
五、重點任務
通過推動產業生態構建、細分產業培育、應用場景落地等三大行動,完成夯實“元設施”基礎、加速“元平臺”布局、推進“元技術”創新等13項重點任務,推動10大重點示范項目落地。同時制定組織領導、政策支持、金融服務、優化環境4項保障措施。
十大元宇宙重點示范項目
序號 重點示范項目名稱
1 虛擬演藝云平臺研發及示范應用
2 基于區塊鏈的版權保護平臺的研發及示范應用
3 數字文化應用、沉浸式體驗、中華傳統文化元宇宙空間
4 數實融合沉浸式文化體驗
5 基于VR/AI技術的“故宮以東”文化旅游動漫IP示范應用
6 永定門元宇宙數字孿生平臺
7 數字隆福寺
8 “故宮以東”城市文化互動平臺
9 騰訊數字醫療健康產業
10 5G+元宇宙技術在文旅行業的創新應用
(一)產業生態構建行動
1.夯實“元設施”基礎
加大對元宇宙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的支持,進一步提升5G網絡覆蓋質量,建設元宇宙相關應用需求的高性能通信網絡,提升專用信息基礎設施的產業化供給能力。面向視頻內容、圖形渲染、空間計算等元宇宙特色業務需求,發展融合云計算、邊緣計算、沉浸式計算等支撐元宇宙產業的多節點算力信息基礎設施。(責任單位:區科信局)
2.加速“元平臺”布局
鼓勵有條件的龍頭企業牽頭產學研用,聯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社會研究機構建立元宇宙領域企業技術中心、研究中心等載體,搭建共性應用技術支撐平臺,開展技術聯合攻關。構建沉浸式內容集成開發平臺,開展沉浸式內容生產工具及流程優化研究。建設融合應用孵化培育平臺,搭建覆蓋產業鏈多環節的用戶體驗測評環境。(責任單位:區科信局、東城園管委會)
3.推進“元技術”創新
積極爭取市級重大科技專項在東城區布局并實現成果落地轉化。支持元宇宙領域企業在東城區布局設立分支機構,從事元宇宙相關基礎理論研究、技術開發和成果轉化推廣。強化虛擬現實與5G、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數字孿生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圍繞近眼顯示、網絡傳輸、感知交互、三維渲染等細分領域,支持面向特定場景、具備商用潛力的應用技術研發。(責任單位:區科信局、東城園管委會)
4.豐富“元終端”產品
提升元宇宙產業終端外設等方面的產業化供給能力,積極引進高性能虛擬現實專用處理芯片、近眼顯示等關鍵器件研發機構和企業總部落戶東城。促進一體式、分體式、車載式、云化終端等多形態虛擬現實終端產品發展。支持鋒尚互娛等重點企業進行AR硬件設備開發,鼓勵相關企業不斷提升終端產品的舒適度、易用性與安全性,加大面向虛擬現實的配套感知交互產品的推廣力度。(責任單位:東城園管委會、區科信局、區文旅局)
5.加強“元品牌”建設
用好中關村論壇、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國科技周等科技創新交流合作平臺,通過打造“數字王府井”“數字隆福寺”等特色品牌,實現區域化品牌提升。強化元宇宙領域創新企業、標準化產品、應用場景的宣傳推介,提升東城元宇宙品牌知名度。支持企業舉辦和參與國內外元宇宙學術論壇和行業交流活動,搭建企業交流合作平臺。(責任單位:東城園管委會、區文旅局、區商務局、王府井管委會、區文促中心)
(二)細分產業培育行動
6.做強XR優勢領域
發展5G+8K、裸眼全息、混合感知領域以及MR等關鍵技術,探索XR虛實結合的動態場景應用,推動構建覆蓋硬件、軟件、內容、應用的XR產業鏈條。加快引進國內外頭部XR終端企業,扶持七維科技等重點企業集聚發展。(責任單位:區科信局、東城園管委會、區發改委)
7.聚焦“數字人”技術
加快數字人技術在數字營銷、在線培訓、電商直播等場景應用。聚焦數字建模、動態捕獲等技術,強化人機交互、人物形象等模塊的通用設計,打造行業標桿虛擬人IP。提供多元化風格虛擬人制作,增強智能交互服務,提升用戶體驗感。發揮次世文化等行業龍頭企業的技術引領作用,推廣“故宮以東”文化旅游動漫IP形象“麒東東”等數字人應用。(責任單位:區科信局、東城園管委會)
8.發展數字權益交易服務
加強數字資產網絡組網模型、共識機制、安全多方計算、跨鏈協議、智能合約等技術研究。加快數據要素價值開發,探索基于NFT的數字資產交易場景建設。以“長安鏈”為底層,推動基于區塊鏈的版權保護平臺研發及示范應用落地,構建數字權益評估模型,多維度提供權益登記、確權、維權、價值評估服務以及數字權益交易服務。(責任單位:區科信局、東城園管委會)
(三)應用場景落地行動
9.推進“元消費”場景提升
在隆福寺等商圈探索元宇宙技術應用模式,推進“智慧商店”“智慧街區”“智慧商圈”建設,逐步實現運營管理數字化、消費場景智慧化。利用人工智能、人機交互等技術建設標桿信息消費體驗館和特色型信息消費體驗中心。加大智能產品供給,探索搭建“云逛街”平臺,支持發展AR虛擬試穿、VR虛擬購物等體驗式消費場景應用。(責任單位:區商務局、區科信局、王府井管委會、前門街道、崇外街道)
10.實施“元文娛”融合發展
依托恒信東方、中文在線等企業,聚焦數字閱讀、版權衍生、新媒體網絡視聽等領域,助力泛娛樂新生態產業提質增效。聚焦鋒尚互娛虛擬演藝云平臺研發項目,搭建常態化的虛擬現實線上演播攝制播出環境,支持AR劇場、舞臺藝術等優質資源網絡展演,開展沉浸式業態體驗落地推廣活動。(責任單位:區文促中心、東城園管委會)
11.推動“元文旅”體驗升級
借助“故宮以東”區域文商旅品牌強磁場及共創計劃吸附力,圍繞天壇文商旅行業沉浸式體驗系統、“故宮以東”城市文化互動平臺等項目建設,以“文旅+科技”“文旅+數字”為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方向,引進培育元宇宙生態企業,鼓勵利用元宇宙技術創新文旅業態,結合非遺、戲劇、文物等優勢資源,開發文化主題鮮明的沉浸式、體驗類產品,拓展文旅應用場景。(責任單位:區文旅局、區商務局、王府井管委會、區文促中心)
12.探索“元醫療”場景應用
培育元宇宙+數字健康產業,發展新健康服務。扶持騰訊健康、全域醫療、和緩醫療等互聯網醫療企業,推動應用5G、智能可穿戴監測、急救診斷、輔助診斷等場景落地。推動“智能+”健康管理、醫療人工智能、數字化診療等服務業態,構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型,探索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智能化臨床診療模式。(責任單位:區衛健委、區科信局、東城園管委會)
13.推動“元體育”特色聚集
聚焦“大體育、大健康”理念,依托“京體通”小程序在天壇、東單、地壇區屬公共體育場館的運用,支持建設多元體育運動領域平臺,探索線上線下互動模式,推動數字化、智能化體育應用。挖掘龍潭湖國家體育產業示范基地的資源優勢及帶動作用,利用龍潭中湖、柳蔭公園等公共活動空間資源,探索建設虛擬與現實相結合的數字化、沉浸化體育生態公園。(責任單位:區體育局、東城園管委會)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加強區級統籌和頂層規劃,加快重點任務實施,積極爭取納入市級元宇宙產業空間布局。建立健全工作機制,東城園管委會牽頭統籌推進元宇宙產業發展工作,協調區各部門解決產業發展重大問題,開展產業發展政策研究,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加強宣傳力度,做好元宇宙技術應用品牌推介。將元宇宙產業發展納入區產業發展專班工作體系,用好區級招優引強工作機制,統籌推進計劃任務落地。(牽頭單位:東城園管委會、區發改委、區科信局、區文促中心)
(二)加大政策支持。出臺《東城區關于加快元宇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統籌用好《東城區支持中關村科技園區東城園產業升級和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中關村東城園創新型高成長企業培育計劃》等支持政策,突出支持企業創新發展、產業升級,扶持XR產業、數字人、數字權益交易服務等領域標桿企業,形成特色產品和示范平臺。健全治理體系,加強對元宇宙個人身份、金融等領域安全風險的研究分析,支持開展元宇宙領域的法律法規、倫理道德、監管制度研究,建立容錯機制和包容審慎的監管機制,營造開放的市場準入環境和規范的監管環境。(牽頭單位:東城園管委會、區發改委、區科信局、區市場監管局)
(三)創新金融支持。依托東城園優質頭部企業,成立東城區元宇宙產業發展專項基金,重點關注元宇宙領域產業發展相關的優質高成長性企業,吸引引進一批行業上下游企業入駐東城,推動重點項目落地。引導銀行、擔保等金融服務機構加強對元宇宙產業相關重點項目開展金融支持,為元宇宙企業開發專屬信貸產品,探索多元融資渠道。搭建元宇宙領域項目投融資對接平臺,支持培育元宇宙相關企業在新三板掛牌,在北京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做大做強元宇宙上下游生態鏈企業,形成梯次發展格局。(牽頭單位:區金融辦、東城園管委會)
(四)優化營商環境。充分發揮元宇宙產業聯盟作用,加強政府與企業間的橋梁紐帶鏈接,促進元宇宙產業相關企業集聚東城,提升行業配套服務水平,營造良好的元宇宙產業發展氛圍。結合東城區營商環境各領域改革創新舉措,圍繞企業個性化需求,將人才公寓、子女教育、工作居住證、留學和外埠人才引進、應屆畢業生落戶等關乎企業經營發展重要因素的人才服務作為工作重點,支持相關人才及團隊整體引進,擇優對成果轉化項目給予扶持,推動形成優秀人才政策支持合力。(牽頭單位:區委組織部、區發改委、東城園管委會、區市場監管局、區稅務局、區人力社保局、區政務服務局)
附件:東城區關于加快元宇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
按照北京市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和東城區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的決策部署,根據《北京市推動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東城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東城區加快產業創新融合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精神,結合東城區實際,為加快推動東城區元宇宙產業高質量發展,制定以下措施。
一、支持產業聚集
第一條 培育元宇宙產業集聚。重點圍繞5G+8K、裸眼全息、混合感知、三維渲染等前沿科技領域的研究,提升元宇宙產業關鍵技術。依托東城區專業園區、科技企業孵化器和主題樓宇等空間資源,集聚高端創新要素,優先發展XR產業、“數字人”技術、數字權益交易服務等元宇宙產業,升級打造東城區元宇宙產業聚集區。
第二條 全面優化產業布局。加快元宇宙相關技術與各行業深度融合,挖掘一批具備核心技術的龍頭企業,支持重點項目和具有示范作用的應用場景落地東城。對元宇宙行業領域的企業,上一年度企業總收入1000萬元以上,且增幅15%(含)以上的,給予年區級綜合貢獻10%的獎勵,每個企業每年不超過100萬元。對新入駐符合東城園產業定位、具有重大影響力或突出貢獻的元宇宙企業,根據其對區綜合貢獻,經區政府同意后一次性給予不超過1000萬元獎勵。
二、支持企業發展
第三條 支持企業掛牌上市。元宇宙企業在新三板成功掛牌的,根據企業綜合貢獻、行業影響力,入選精選層后最高給予300萬元獎勵,入選創新層后最高給予200萬元獎勵,創新層轉入精選層可申請補齊差額。在境內上市企業,根據企業綜合貢獻、行業影響力,最高可申請600萬元獎勵。從“新三板”轉入北京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企業,參照境內上市標準,補齊差額。境外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IPO)企業,最高給予300萬元獎勵,并在企業上市成功后給予撥付。回歸主板的區內境外上市企業,參照境內上市的標準可補齊差額。
第四條 加大對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對區內符合元宇宙產業發展方向的中小企業給予貸款貼息補助。同一年度內,向北京市轄區內注冊的銀行申請貸款用于補充流動資金的,對實際支付不高于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利息,首次申請給予20%的貼息補助,再次申請給予30%的貼息補助,每家企業補貼額不超過100萬元。
第五條 支持企業發展提供房租補貼。對新設立或新遷入東城區的元宇宙重點企業,租用東城區辦公用房開展實際經營且第一個完整財政年度實際營業收入達到3000萬元(含)以上的,連續三年給予資金補貼。第一年補貼年度租金的30%,第二年補貼年度租金的20%,第三年補貼年度租金的10%。最高補貼租用面積不超過3000平方米,年度補貼總額不超過300萬元。企業享受補貼期間,不得將辦公用房出租、轉租或改變用途,違反則應退還已獲得的房租補貼。
三、鼓勵企業創新
第六條 支持入孵企業提升創新能力。對入駐東城園科技企業孵化器的元宇宙企業上一年度獲得發明專利授權10件(含)至50件(不含)的獎勵5萬元,獲得發明專利授權50件(含)以上的獎勵10萬元。
第七條 加強行業標準創制。積極落實中關村推廣使用“中關村標準”、參與國際標準化有關政策,支持企業積極參與元宇宙領域的國際、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制定。加速建立元宇宙相關標準、測評等服務體系,對獲得批準發布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及行業標準的企業給予獎勵。
四、支持綜合服務
第八條 支持產業組織發揮力量。支持元宇宙相關領域的產業聯盟、協會等行業組織發揮作用。對與東城區簽訂協議的產業聯盟,其為區域經濟發展做出重要貢獻,并為成員會員提供優質服務的,一次性支持運營經費30萬元,并根據區委區政府工作要求支持活動經費。
第九條 加大行業人才引進力度。支持元宇宙企業引進高級管理人才、技術人才、優秀應屆畢業生等多層次人才資源。針對企業個性化需求,優先為元宇宙企業提供人才公寓、子女教育、工作居住證、留學和外埠人才引進、應屆畢業生落戶等專項咨詢和服務。
第十條 擴大元宇宙品牌影響力。打造科技創新交流合作平臺,提升東城特色品牌,推出在元宇宙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力的論壇、峰會等學術交流和產業合作活動。支持企業積極舉辦和參與國內外元宇宙學術論壇和行業交流活動,搭建企業交流合作平臺。
五、附 則
第十一條 原則上企業或運營機構獲得政策獎勵和補貼不得超過其對東城區做出的年度區級綜合貢獻。相同內容已經獲得東城區其他財政性專項資金資助的,原則上不予支持。享受本政策資金支持的企業,原則上不再享受東城區其他支持政策,企業可自主從優選擇。獲得政策獎勵和補貼的企業應無重大違法違規行為及重大風險,如有重大違法違規行為及重大風險予以一票否決。在享受東城區現有產業、人才等政策基礎上,可同時享受市科委中關村配套政策。
第十二條 本措施由東城園管委會負責解釋,自印發之日起30日后施行,執行期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