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真貫徹落實《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加快培育我市高價值發明專利,充分發揮高價值發明專利在產業轉型和經濟發展中的支撐作用,按照黑龍江省知識產權局《關于高價值發明專利培育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動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部署,深入理解和把握高價值發明專利在創新發展中引領作用,激勵企業加大自主研發力度,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知識產權戰略,激發城市創新發展活力。到2025年,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75件以上,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0.126件。
二、重點任務
(一)推進企業成為發明專利創造主體
到2025年,企業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突破75件;規模以上企業及中小微企業專利申請量穩步增長,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年均增長4%以上;實施專利優勢企業培育工程,培育知識產權優勢企業數量達到10家以上。
(二)推動高校發明專利工作
支持我市高校培育發明專利,切實提高專利質量和轉化效率,加強專利信息分析利用,推動研發成果及時產權化。
(三)培育專利密集型產業
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培育一批成長性高、創新能力強的專利密集型產業,引導和支持“專精特新”等中小企業符合條件的主導產品通過試點平臺備案認定,到2025年實現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專利產品備案全覆蓋。
三、主要措施
(一)培育知識產權入庫企業。加大知識入庫企業培育工作,預計培育15家知識產權入庫企業,每戶企業獎勵1萬元。
(二)增強企業知識產權創造能力。圍繞生態旅游、新材料、新能源、木材精深加工、北藥開發和森林食品等支柱產業,創造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的發明專利,促進重點優勢產業自主知識產權創造,推動全市知識產權技術成果加快轉化。對2023-2025年有效發明專利3-5件的企業每家獎勵1萬元;有效發明專利6-8件企業每家獎勵2萬元;有效發明專利9-12件企業每家獎勵3萬元;有效發明專利超13件及13件以上,每家獎勵4萬元。
(三)加強海外專利布局。對企業、個人通過PCT途徑且經過有關專利審查機構實審獲得國外授權的發明專利,企業每家給予6000元資助;個人每家給予4000元資助。
(四)建立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機構。開展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充分利用黑龍江省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等服務資源,提高公共服務質量和效率,促進知識產權和企業有效對接,提升公共服務平臺運營效能。建立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機構,每家給予2萬元資助。
(五)推進知識產權保險工作。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知識產權工作的決策部署,助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促進知識產權運用,面向“專精特新”企業、知名企業、特色產業相關企業及協會等,對專利、商標、地理標志等開展知識產權保險業務。專利類保險業務,每家給予2000元資助;商標類保險業務,每家給予2000元資助。
(六)開展專利導航工作。鼓勵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園區根據創新發展決策實際需求,按照《專利導航指南》系列國家標準的規范要求,開展專利導航項目,系統梳理產業鏈上、中、下游市場及企業現狀,圍繞產業鏈優化創新資源配置,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明顯的市級專利導航項目,每年補助不超過4個導航成果,每個項目擇優給予5萬元補助。
四、保障機制
(一)強化組織領導。各縣(市)區要統籌部署和推動全市高價值發明專利培育工作,建立領導責任、工作推進、考核評價、督導問責體系。要根據本方案確定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加強部門協作,確保目標任務如期完成。
(二)強化宣傳引導。各縣(市)區要組織做好本方案宣傳工作,及時報道高價值發明專利的典型案例、經驗做法和政策舉措,講好高價值發明專利賦能創新發展故事,深入普及知識產權文化理念,增強全社會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意識。有關部門和各縣(市)區要辦好世界知識產權日、知識產權宣傳周、專利周等大型活動,營造高價值發明專利培育工作的良好氛圍。
(三)強化服務企業。各縣(市)區要及時總結工作經驗和做法,認真分析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要經常性深入企業開展調研,到企業宣傳政策,幫助挖掘專利,并定期向市知識產權局匯報相關工作情況,確保知識產權高質量工作取得實效。
(四)強化資金保障。伊春市高價值發明專利培育工作費用為后補助資金,資助資金為預計數,年末按實際完成情況確定所需經費,資金保障由屬地財政部門負責籌集發放。
本方案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