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直機關各單位,駐衡國省屬單位:
《關于全面落實"三高四新"美好藍圖 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支持政策(試行)》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衡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4年11月5日
(此件主動公開)
關于全面落實"三高四新"美好藍圖
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支持政策
(試行)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三高四新"美好藍圖以及中央、省、市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實施"八大行動"和打造"三化"一流營商環境工作要求,緊緊圍繞"制造立市、文旅興城"發展戰略,營造優營商、激活力、促發展的市場環境,助力企業降低成本、提升運行效率,為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結合我市實際,制定以下政策措施。
一、加強實體產業培塑
1.支持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圍繞全面推進新型工業化,實施制造業技術改造提升工程,大力推動工業企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引導企業和社會資本投資制造業領域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項目。鼓勵企業爭取中央設備更新貸款貼息、省級工業企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融資補貼。倍增培育企業實施技術改造項目,當年設備投資達到500萬元以上的,其設備購置貸款按照年基準利率的50%予以一年貼息,單個企業貼息最高限額100萬元(企業已爭取國省或其他貼息的,補助金額不超過實際負擔利息)。對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揭榜單位、優秀場景、系統解決方案"揭榜掛帥"企業給予20萬元獎勵。對新認定的省級智能制造標桿企業、省級智能制造標桿車間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獎勵。(責任部門:市工信局)
2.加快"智轉數改"步伐。以"智賦萬企"行動為抓手,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對符合條件的數字化轉型升級項目,年度投資在200萬元以上的,單個企業按照年基準利率的60%予以一年貼息補助,最高可補助60萬元(補助金額不超過實際負擔利息,技改設備貸款貼息、數字型轉型升級項目貼息原則上不重復享受)。支持企業數字化轉型咨詢診斷,對為數字化轉型企業出具合格的數字化轉型診斷報告的服務商,根據所服務企業的數量進行補助,單家服務商最高可補助10萬元。(責任部門:市工信局)
對新獲評國家工信部相關試點示范項目、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省級"5G+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給予10萬元獎勵。對新獲評"兩化"融合貫標企業、數字化轉型貫標企業、省級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典型應用場景企業、省級數字新基建項目給予5萬元獎勵。支持龍頭骨干企業先行先試,帶動產業鏈上下游更多配套中小企業"上云上平臺",培育深度"上云上平臺"示范企業,每家企業給予5萬元補助。對通過工業互聯網網絡安全分類分級管理考核或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數據安全管理考核的企業,給予2萬元補助。(責任部門:市工信局)
3.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對首次認定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家給予10萬元的達規入統獎勵。首次認定的資質等級建筑業企業、資質等級房地產開發企業、限額以上批零住餐企業、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每家分別給予2萬元的達規入統獎勵。支持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對新獲評國家級、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獎勵。支持舉辦"創客中國"衡陽市中小微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加強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支持省級核心服務機構提升服務能力或開展相關服務業務,根據服務能力建設支出或服務業務支出規模進行補助,最高可補助10萬元。(責任部門:市工信局)
4.打造制造業標桿企業。支持建設制造標桿企業,推動企業開展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構建綠色制造體系。對新認定的省級、市級消費品"三品"標桿企業,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獎勵。對新認定的省級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給予10萬元獎勵。對新認定的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給予10萬元獎勵。(責任部門:市工信局)
二、提升科技創新能級
5.鼓勵企業技術創新。對首次、再次獲得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分別一次性獎勵10萬元、5萬元。每年培育15個國省科技獎勵企業,對入選企業給予10萬元獎勵。每年支持10個科技創新重大項目,每個給予30萬元獎勵;每年支持10個重點研發項目,每個給予10萬元獎勵;每年支持40項基礎應用研究,每項給予3萬元獎勵。設立300萬元企業研發費用輔導專項資金,支持縣市區輔導企業建立規范的研發費用歸集機制并做好會計輔助賬。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專項經費100萬元,支持科技成果轉化及轉化服務能力提升項目。支持舉辦"雙創大賽",營造創新創業氛圍,提升企業創新創業水平。(責任部門:市科技局)
6.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鼓勵全市15條產業鏈領軍企業與相關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組建創新聯合體。對重點產學研合作項目、一般產學研合作項目分別給予30萬元、10萬元補助,創新聯合體給予20萬元補助。對新認定的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按照國家級50萬元、省級20萬元標準,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對新列入的國家、省級科技孵化器,分別給予30萬元、10萬元項目資助;對新認定的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發改部門評定),按照國家級50萬元、省級20萬元標準,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對新認定的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工信部門評定)、省級工業設計中心,給予10萬元獎勵。(責任部門:市科技局、市發改委、市工信局)
7.強化標準提升牽引。鼓勵企業積極參與標準制定。對主持制定國際標準、國家標準的企業,給予40萬元獎勵;參與制定國際標準、國家標準的企業,給予15萬元獎勵;主持、參與制定行業標準的企業,分別給予15萬元、10萬元獎勵;主持、參與制定湖南省地方標準的企業,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獎勵(同一單位累計獎勵額度不超過100萬元)。支持企業爭創質量獎,對首次獲得中國質量獎、省長質量獎、市長質量獎、湖南名品的企業,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10萬元、10萬元獎勵。(責任部門:市市場監管局)
8.推動知識產權提質增效。提升知識產權創造運用水平及服務管理能力,對知識產權強鏈護鏈項目按10萬元/個進行補助,對知識產權重點企業保護項目按6萬元/個進行補助,對地理標志運用保護培育工程項目按6萬元/個進行補助,對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培育項目按5萬元/個進行補助,對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項目按10萬元/個進行補助;對知識產權優質服務機構建設項目按5萬元/個進行補助。對知識產權保險試點項目按照投保人直接支付的保險費用的80%進行補助,每個項目補助最高不超過5萬元。對經國家知識產權局質押登記的專利、商標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予以補助,根據單筆融資額的0.5%補助,最高不超過10萬元。(責任部門:市市場監管局)
三、優化投資融資環境
9.發揮產業基金引領帶動效應。樹立全市產業基金"一盤棋"思想,推動存量產業類資金"撥改投"改革,支持有條件的縣市區(園區)認繳市政府產業基金份額。優化產業基金管理模式,在防范風險的基礎上,政府產業基金以綜合超額收益為限,對基金管理機構和其他社會出資人適當讓利,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加強"政府+國企+社會"聯動,打造集成化、規模化基金體系,支持產業引導、科技創新、基礎設施、社會發展等領域,匯聚更多基金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責任部門:市財政局、市國資委)
10.落實創業擔保貼息政策。對符合條件的創業擔保貸款,按照貸款合同簽訂日貸款基礎利率的50%給予貼息,貸款額度不足400萬元的以實際額度計算貼息標準,貸款額度超過400萬元的以400萬元的標準計算貼息標準;貼息期限最長不超過2年,商業銀行批準年限不足2年的以實際貸款年限為準;已享受過創業擔保貸款政策的小微企業,貸款無逾期還清后可再次享受創業擔保貸款貼息,法人申請個人創業擔保貸款和申請小微企業財政貼息累計次數不得超過3次,再次享受時吸納就業人員不得與之前申請時吸納人員重復。(責任部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
11.完善政府融資擔保體系。發揮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作用,推動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為小微企業、"三農"主體及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融資增信服務,為符合條件的企業提供擔保服務,備案擔保項目單戶融資擔保金額原則上不超過1500萬元,對于符合條件的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單戶融資擔保金額最高可達3000萬元。大力推廣"雁城人才貸""人才創業貸款擔保"等金融產品,為畢業5年內在我市中心城區自主創業、合伙經營的大學生提供30-110萬元融資擔保政策;為我市招用高校畢業生達到一定數量的小微企業提供最高500萬元融資擔保貸款。完善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風險補償機制,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增信、降費、分險作用,創新"投貸擔"聯動機制。(責任部門:市財政局、市融資擔保公司)
四、降低企業運營成本
12.優化政府采購環境。降低采購門檻及采購成本,符合法定條件的供應商憑《湖南省政府采購供應商資格承諾函》參與政府采購活動,無需提供財務狀況、繳納稅收和社會保障資金等資格證明材料。免收投標保證金、免收采購文件工本費;由采購人支付代理服務費和專家評審費。對資信良好的中標企業,鼓勵支持采購單位免收合同履約保證金,確需繳納履約保證金的,全面推行保函、電子增信等非現金形式提交。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不得收取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費用。預算200萬元以下的貨物、服務項目和400萬元以下的工程項目適宜由中小企業提供的,應面向中小企業采購;上述標準以上的項目適宜由中小企業提供的,應預留40%以上的份額專門面向中小企業,其中小微企業不低于60%。全面推行政府采購貸,中標企業憑政府采購中標通知書和政府采購合同,在湖南政府采購網衡陽分網線上融資平臺上自主選擇金融機構進行政府采購合同融資。(責任部門:市財政局)
13.支持物流倉儲發展。對往返衡陽的固定集裝箱航線,每往返航次獎勵3.5萬元,特殊情況下單邊集裝箱航線每航次獎勵2萬元。鼓勵衡陽港港口運營企業以優價優質服務擴大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對港口吞吐集裝箱給予獎勵100元/標箱。鼓勵國際集裝箱海運班輪公司將海運集裝箱延伸至衡陽港,對進出衡陽港的集裝箱重箱獎勵100元/標箱。納入衡陽市湘粵非鐵海聯運站點的運營公司享有湘粵非鐵海聯運通道各項獎補。對物流企業項目建設等基礎設施、設備投入、品牌創建、信息平臺建設、貸款貼息、貨物集散等方面進行獎補。(責任部門:市發改委、市商務局、市交通局)
14.降低企業用能成本。嚴格落實降低大工業電價各項措施,組織企業開展效能分析和節能改造,支持具備條件的園區和企業建設光伏發電、儲能設備,最大限度用好電價政策。加快天然氣管輸體系建設,建立全市天然氣上下游價格聯動機制,重新校核長輸管輸費、城市配氣價格,有效減輕實體經濟負擔。爭取國省資金投入力度,加大城市供水管網建設,對城區工業企業用水實施階段性優惠政策。(責任部門:市發改委)
15.推進"免申即享"智慧獎補。轉變工作思路,創新服務模式,以"分類實施、分批推進、精簡流程、加強監管"為原則,將"企業申報、部門審核"的被動工作模式轉變為"智能推送、企業確認"的主動服務模式,提高政策兌付效率。各職能部門將享受政策的企業名單導入"免申即享智慧獎補"平臺,企業對相關信息進行確認后,直接辦理資金撥付手續,通過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手段實現政策兌現"一網通辦"。加快推進"免申即享、獎貸聯動"運行機制,撬動銀行信貸資源和社會資本力量,降低企業資金成本,提升資金使用效益。(責任部門:市數據局、市財政局、市發改委、市住建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
以上措施自公布之日起實施,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執行過程中,如上級及我市另行出臺文件對政策期限進行規定的,從其規定。本文件按現行財政體制按比例分級負擔,市財政統一結算。各責任部門要結合自身職責職能實行全程跟蹤服務,加強政策宣傳和對接,確保政策直達快享,力爭各項政策的施行取得更大實效,助推全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