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泉州開發區、泉州臺商投資區管委會,市人民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泉州市進一步推動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發展若干措施》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年12月6日
(此件主動公開)
泉州市進一步推動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發展若干措施
為深入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泉州片區建設,推動泉州市高新技術企業提質增量,確保到2023年底,實現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倍增”,到2025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突破3500家,做大做強做優我市高新技術產業,為建設創新型城市提供有力支撐,制定如下措施:
一、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力度
建立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行動,扶持科技型企業依靠技術創新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形成“發現一批、服務一批、推出一批、認定一批”的培育鏈條。組織符合條件的企業申報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省科技小巨人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將符合或接近認定標準企業列入我市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對新入庫的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和從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出庫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在省級補助的基礎上,市財政給予6萬元配套獎勵。對重新認定或直接認定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給予每家20萬元獎勵,市、縣兩級按1:1比例分攤。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財政局、工信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泉州開發區、泉州臺商投資區管委會
二、推動規模以上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雙提升”
支持規模以上企業加強自主創新,發展為高新技術企業,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壯大為規模以上企業。對規模以上企業(包括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資質的建筑業企業、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住餐企業、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等納入國民經濟統計“四上”企業庫的企業)首次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在原有高新技術企業獎勵的基礎上,再給予20萬元獎勵(再獎勵金額不超過該企業上年度財政貢獻額),市、縣兩級按1:1比例分攤。力爭到2025年,推動500家傳統優勢規模企業發展為高新技術企業。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財政局、工信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泉州開發區、泉州臺商投資區管委會
三、加強創新型企業招引力度
瞄準電子信息、智能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引進項目龍頭高科技企業。對引進的高新技術企業,已完成相關變更手續且高新技術企業資格有效期內在泉州完成營業收入超過2000萬元的,給予一次性補助100萬元,市、縣兩級按1:1比例分攤。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財政局、工信局、發改委、商務局,市工商聯,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泉州開發區、泉州臺商投資區管委會)
四、加快孵化生成高新技術企業
發揮高新園區、工業園區和經濟開發區等企業培育載體的作用,提升孵化器、眾創空間、大學科技園、文化創意園區等創新創業基地服務能力,孵化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的高新技術企業種子企業。對市級及以上眾創空間、孵化器每培育、引進外地1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獎勵運營單位5萬元。力爭到2025年,孵化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00家以上。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財政局、工信局、商務局、國資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泉州開發區、泉州臺商投資區管委會
五、優化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服務
鼓勵符合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條件企業購買高質量專利技術并予以轉化。支持符合專利預審相關規定的企業通過中國(泉州)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專利預審通道,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專利申請,縮短專利授權周期。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及后備企業建設高價值專利培育工作站,開展高價值專利項目培育。
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財政局、科技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泉州開發區、泉州臺商投資區管委會
六、加大高新技術企業金融支持
市、縣兩級政府引導基金加大對高新技術企業及后備企業的扶持力度,引導高新技術企業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予以重點培育輔導。支持高新技術企業改制掛牌上市,優先將高新技術企業納入上市后備企業名單。鼓勵銀行業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拓展“科技貸”“助保貸”“科創貸”、專利權質押貸款等業務。
責任單位:市金融監管局、財政局、市場監管局、科技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泉州開發區、泉州臺商投資區管委會
七、支持高新技術企業“民參軍”“軍轉民”
支持高新技術企業“民參軍”“軍轉民”。鼓勵高新技術企業積極承接“軍轉民”技術轉化成果,支持高新技術企業進入“大防務、大安全”軍民融合科研、生產及維修領域,對參與武器裝備科研生產的企業給予相應補助。對高新技術企業新取得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單位保密資格認證、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認證、裝備承制單位資格認證的,按我市加快推動軍民融合產業發展相關規定給予10萬元獎勵。
責任單位:市委軍民融合辦,市科技局、財政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泉州開發區、泉州臺商投資區管委會
八、推動高新技術企業做強科研
支持高新技術企業承接國家、省、市“揭榜掛帥”重大科技項目、產學研合作項目,開展核心技術攻關,制定行業技術標準;加大“科技創新券”的使用力度并擴大支持范圍,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創業服務機構為初創期科技型企業、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提供研發與成果轉化服務。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及后備企業使用創新券向高校、科研機構和科技服務機構購買科技成果或技術創新服務,每家企業每年度最高可申請50萬元科技創新券補助。支持龍頭高新技術企業整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力量,建立創新聯合體,組建新型研發機構、工程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業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和入庫培育企業參與重大工程建設、重大產業技術研發、重大技術裝備研發和行業共性技術的攻關。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財政局、工信局、發改委、市場監管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泉州開發區、泉州臺商投資區管委會
九、引導國有企業加大科技創新力度
支持國有企業認定高新技術企業,鼓勵國有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強自主創新,提升競爭力。國有企業對科技研發經費的投入,在經營業績考核中視同利潤。將每年國有企業獲得發明專利數等納入國企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
責任單位:市國資委、財政局、科技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泉州開發區、泉州臺商投資區管委會
十、創新高新技術企業輔導服務方式
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服務機構組建高企科技特派員服務團隊,對經過認定的高企科技特派員服務團隊,給予20萬元的工作經費補助,用以支持團隊成員到企業開展政策宣講、認定輔導等工作。建立完善高新技術企業培育“云服務”機制,第一時間推送最新的政策、培訓、通知信息,隨時答疑解惑。市、縣兩級每年通過“云服務”,開展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線上線下輔導培訓30場次以上。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財政局,市稅務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泉州開發區、泉州臺商投資區管委會
十一、落實高新技術企業降稅減負
優化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備案手續,落實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免、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優惠政策,降低企業創新活動成本。加大高新技術企業稅收政策宣傳力度,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鼓勵科研人員實施科技成果轉化,高新技術企業給予科研人員符合條件的股權獎勵,享受分期或遞延繳納個人所得稅政策,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虧損結轉彌補年限延長至10年。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產品列入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和重點新產品名錄;優先保障高新技術企業用地,支持園區對入駐高新技術企業提供房租優惠政策。
責任單位:市稅務局,市財政局、資源規劃局、住建局、科技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泉州開發區、泉州臺商投資區管委會
以上措施自發文之日起實施,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由泉州市科學技術局會同有關部門負責解釋。《泉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加速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泉政文〔2019〕42號)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