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背景和依據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推動經濟持續向好,增強宏觀政策一致性,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根據《浙江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2025年版)的通知》(浙政發〔2025〕3號)、《杭州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2025年版)的通知》(杭政函〔2025〕21號)等文件精神,結合建德實際,建德市發展和改革局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制定了建德市關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2025年版)。
二、政策制定主要考慮
一是全面承接落實。逐條對照省市“8+4”政策體系,在全面承接落實基礎上,按照“能出盡出”的要求,謀劃建德市的“八大政策包”和“四張要素清單”,每條政策落實到相關責任部門。
二是突出務實管用。把提升市場主體的認可度、獲得感放在首位,在政策篩選方面,突出重點,不求面面俱到,做到有一說一,除明確定性目標外,盡可能將政策措施量化、具體化,確保企業群眾看得懂、有共鳴。
三、主要內容
本文件包括科技創新政策、加快先進制造業發展、推進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建設浙西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和交通強市政策、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全力擴大有效投資、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共計50條政策。
(一)科技創新政策包。由市科技局牽頭落實,主要舉措包括:鼓勵創新主體發展,對首次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最高20萬元獎勵。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對首次認定的國家級研發機構(實驗室、工程中心等)給予100萬元的獎勵。暢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鏈條,打造賦能升級的創新平臺,對企業新設立的省級和國家級博士后工作站分別給予60萬元、120萬元補助,對新認定具備博士后獨立招收資格的企業,給予50萬元獎勵。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對列入建德市重大科技創新計劃的項目按實際研發投入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80萬元。對列入省級及以上重大科技創新項目、杭州市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給予配套獎勵等。
(二)加快先進制造業發展政策包。由市經信局牽頭落實,主要舉措包括:聚焦我市化工新材料、綠色建材、高端裝備、水、橡塑等五大百億產業,大力發展生物醫藥(合成生物)等潛力新興產業以及低空經濟等未來產業,支持鋰電池回收產業鏈打造,完善上下游產業鏈供應鏈配套。實施制造業重點技術改造項目70項,全年累計完成設備更新1000臺(套)。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實際完成設備投資額200萬元以上的技改項目,給予實際完成投資額5%~20%的補助,最高不超過1億元。對數字化攻關項目給予投入20%不超過100萬元資助。科學統籌推進“工業上樓”等。
(三)推進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政策包。由市發改局牽頭實施,主要舉措包括:實施大力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全年舉辦促銷活動12場以上,文旅體重點活動(賽事)15場以上。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支持汽車置換更新,家居換新,加大購買電動自行車新車的補貼力度,對單品售價6000元以下的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手表(手環)等3類數碼產品,按售價的15%進行補貼,每件最高補貼500元。重點支持冰雪項目、高端酒店等項目建設,加快打造“輕極限運動之城”。培育“三星級”以上總部企業1家。根據星級評定等次,給予總部企業最高200萬元獎勵。支持企業申報國家鼓勵的重點軟件企業,對首次入選的軟件企業,給予200萬元一次性獎勵等。
(四)建設浙西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和交通強市政策包。由市交通運輸局牽頭實施,主要舉措包括:做好交通項目謀劃儲備,鼓勵社會資本、國有企業參與低空經濟產業發展。持續打造特色應用場景,做熱低空文旅、低空賽事等建德品牌,梯度推進鐵路項目建設,保障杭衢鐵路建德段、金建鐵路建成通車,力爭金千鐵路建德改線工程開工建設。推進“四好農村路”2.0版建設,新改建35公里,大中修96.3公里等。
(五)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政策包。由市商務局牽頭實施,主要舉措包括:落實跨境電商出口退運商品稅收政策,引導鼓勵企業開展跨境電商新業態出口。深入開展“雙百雙千”拓市場行動,全年組織外貿團組不少于5個,參加境外展會5個以上,出境企業100家次。推進大宗商品投資貿易服務創新中心建設。拓展外資招引新渠道,2025年力爭實際利用外資1.3億美元,重點招引制造業和高技術產業外資項目。
(六)全力擴大有效投資政策包。由市發改局牽頭實施,主要舉措包括:健全重大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管理工作機制,投入200萬元財政資金作為政府及國有企業投資項目前期研究費用,爭取超長期特別國債、中央預算內投資等上級資金支持。市級統籌用地指標向新質生產力方向的中小企業傾斜配置。列入“千項萬億”工程年度實施計劃的重大項目用能“應保盡保”,全年保障新上項目用能9萬噸標準煤以上。
(七)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政策包。由市農業農村局牽頭實施,主要舉措包括:梯度建設“土特產”全產業鏈,建成1條50億元全產業鏈,持續培育3條10億元全產業鏈。持續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優化完善、公共服務擴能提質,提高主城區人口集聚度。建立同人口發展相協調的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機制,有效滿足農業轉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務需求。深化“多田套合”,協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與耕地功能恢復等。
(八)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包。由市人力社保局、市教育局、市衛健局、市民政局牽頭實施,主要舉措包括:持續推進公共服務“七優享”工程和“春雨計劃”行動,每千嬰幼兒托位數達到275個以上,新建1個“醫防護”兒童健康管理中心、3個嬰幼兒成長驛站。優化全市中小學校、幼兒園布局調整,計劃撤并2所中小學。新增認知障礙照護專區床位40張。每萬名老年人口擁有養老機構認知障礙床位數達20張,鄉鎮(街道)康養聯合體覆蓋率達100%,助餐服務城鄉覆蓋率達95%。2025年底,完成4家慢病一體化門診建設,標配巡回體檢車3輛,高質量完成縣域心電診療一體化建設,實現數字心電儀配備公立基層醫療機構全覆蓋。幫扶殘疾人就業180人,困難群眾醫療費用綜合保障率達85%等。
四、注意事項
本通知明確的各項政策除標明具體實施期限外,均為2025年全年實施有效。本政策與本市各級其他同類政策有重疊的,按照“從優、就高、不重復”的原則執行。國家、省、市制定實施相關政策措施的,遵照執行。
五、解讀機構
解讀機關:建德市發展和改革局
解讀人:傅佳、方馨卉
咨詢方式:0571-85259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