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門,各有關單位:
《鄭州市高新技術企業培育三年倍增計劃實施方案(2024—2026年)》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4年10月12日
鄭州市高新技術企業培育三年倍增計劃
實施方案(2024—2026年)
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率先構建一流創新生態、建設國家創新高地有關精神,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育一流創新主體,持續發展壯大高新技術企業隊伍,加快推進高新技術企業提質增量,積極建設國家創新高地,爭創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我市企業創新發展,以分層分類、梯次培育為著力點,堅持“突出引導、市縣區聯動、量質齊升”原則,建立完善“微成長、小升高、高變強”的創新型企業梯次培育機制,加快形成“孵化一批、培育一批、認定一批、樹標一批”的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工作格局,為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二、發展目標
逐步建立完善以科技型企業為基礎、科技小巨人企業為支撐、瞪羚企業及創新龍頭企業為引領的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發展體系,打造形成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蓬勃發展的良好格局,持續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產業集聚不斷加強。
力爭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每年新增1500家以上,到2025年,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8000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0000 家。到2026年,力爭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9000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1000家。
三、重點任務
(一)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專項計劃,夯實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基礎
1.完善科技型中小企業孵化體系。加強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大學科技園、雙創示范基地、小微企業園等載體建設,依托高等院校的特色學科優勢建設專業性大學科技園,鼓勵龍頭骨干企業發揮創新資源、市場渠道、供應鏈等優勢,高標準建設專業化眾創空間、孵化器等。引導各類孵化載體打造市場化、專業化、全鏈條服務平臺,完善服務功能、提高孵化效率。發揮孵化行業協會作用,建立多層次培育體系,完善孵化載體績效評價機制,支撐科技型中小企業孵化培育。每年新增各類孵化載體、專業眾創空間等10家以上。(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2.強化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服務。加大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力度,針對不同階段的成長需求,開展梯度培育和差異扶持。完善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服務體系,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管理指導、技能培訓、市場開拓、標準咨詢、檢驗檢測等服務。每年組織開展不低于20場次政策宣講、重點輔導、咨詢答疑等。(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3.開展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工作。按照國家、省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工作要求,組織全市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做好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推薦工作,推動更多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應評盡評”,不斷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覆蓋面,擴大科技型中小企業規模,為科技型中小企業享受相關政策提供服務保障。力爭2025年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8000家。(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二)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專項計劃,壯大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核心骨干力量
1.構建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機制。圍繞創新基礎好、發展潛力大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按照主要產品(服務)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達到一定比例等條件,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后備企業。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人民政府科技主管部門建立培育臺賬,梳理企業存在的短板弱項,明確企業成長路線圖和時間表,建立掛鉤幫扶機制,進行跟蹤對接,主動服務,幫助企業盡快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形成“發現一批、服務一批、推薦一批、認定一批”的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機制。(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2.提升高新技術企業申報認定管理服務水平。認真落實“放管服”要求,各級科技、財政、稅務部門應進一步優化高新技術企業申報評審工作機制,簡化工作程序,暢通申報渠道,提高工作效率,推進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工作便利化。鼓勵科技咨詢、知識產權代理、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為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提供專業化服務。引導中介機構規范參與服務,提升服務水平。加強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事后監管和懲戒力度,對提供企業申報數據與事實明顯不符、經核實存在弄虛作假等行為的企業,按規定取消其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并依法追繳獎補資金,對參與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服務的中介機構和有關人員按照相關規定追究責任。(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稅務局、鄭州航空港實驗區稅務局、河南省稅務局第三稅務分局)
3.實施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獎補政策。激勵企業積極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對首次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重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分別給予最高20萬元、5萬元獎補,以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開展重大產品創新、新產品研發、技術創新示范等研發活動,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增強我市自主創新能力。市財政局、市科技局按照當年度市財政科技專項預算確定實際財政補助撥付額度。市屬開發區、市轄區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獎補資金由市級財政保障,縣(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獎補資金由市財政和所在縣(市)財政按照3∶7比例分擔。(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4.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引進力度。加大高新技術企業整體招商引進力度,壓實工作責任,將高新技術企業投資項目作為招商引資重點,不斷提升招商落地項目中的高新技術企業占比。(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商務局,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三)實施企業創新能力提升行動,增強高新技術企業核心競爭力
1.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全面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認定獎補、技術交易稅收優惠等科技創新政策,持續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動傳統企業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財政局)
2.加強企業研發平臺建設。支持企業組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產業創新中心、技術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等高水平技術研發平臺。支持企業與高校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引導全市規上企業達到“有研發費用、有研發機構、有研發人員、有產學研合作”的“四有”要求,推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每年新增省級(含)以上研發平臺不少于100家。(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財政局)
3.實施重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強全市科技創新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瞄準事關我市產業、經濟發展重點領域及重大任務,明確主攻方向和核心技術,重點研發具有先發優勢的關鍵技術和引領未來發展的基礎前沿技術。鼓勵、支持科技創新龍頭企業牽頭,聯合高校院所、上下游企業成立創新聯合體,承擔國家、省、市重大科技項目,強化跨領域跨學科協同攻關,形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強大合力,營造良好創新生態,激發創新主體活力,提升我市產業發展核心競爭力。(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財政局)
4.加強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一流大學研究院、新型研發機構和龍頭企業等,探索建設一批概念驗證中心、中試平臺(基地),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支持企業與高校、新型研發機構等聯合開展成果應用推廣、標準制定以及中試熟化、產業化開發等活動,校企共同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引導技術轉移機構市場化、規范化發展,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促進大型科學儀器設施共享,推動區域內大型科學儀器設施面向科技型企業提供服務。探索多元科技成果轉化模式,推動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財政局)
5.培養引進創新人才。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優先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培養和引進科技創新人才及團隊,鼓勵企業根據自身需求引進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特別是產業發展前沿、科技創新核心的關鍵技術和管理人才,為企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每年引進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團隊50名以上。(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人社局)
6.推動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鼓勵合作金融機構開展“鄭科貸”業務,鼓勵各類天使投資、風險投資基金支持企業創新創業,引導創投企業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發揮各類金融機構的作用。優化科技貸款風險補償機制,降低科技企業貸款融資成本,改善科技創新融資環境。支持企業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鼓勵科技型企業通過發行債券或上市掛牌融資。(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委金融辦)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協調
構建科技、財政、稅務等部門協同,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人民政府聯動的工作體系,統籌解決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有關問題,推動工作落實,形成工作合力。各開發區管委會、區縣(市)人民政府要將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大協調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工作機制,強化經費保障,積極推動本轄區高新技術企業高質量發展。(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稅務局、鄭州航空港實驗區稅務局、河南省稅務局第三稅務分局,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二)加強責任落實
加強高新技術企業統計分析,對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狀況及時跟蹤、研究。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要結合實際,明確目標任務,制定細化措施,分解落實責任,全力推動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工作有效開展。(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稅務局、鄭州航空港實驗區稅務局、河南省稅務局第三稅務分局,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三)加強資源保障
發揮財政資金激勵和引導作用,進一步優化科技投入結構,各類科技計劃優先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的創新活動,鼓勵、支持各類創新平臺在企業布局。充分發揮各類資金的作用,撬動更多社會資金支持企業技術創新。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人民政府要為轄區內企業技術創新提供政策引導和服務保障,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健康發展。(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四)加強政策落實
推動惠企創新政策扎實落地,推動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科技創業孵化載體稅收優惠、技術交易稅收優惠等普惠性政策“應享盡享”,健全企業創新政策落實的跟蹤問效機制,并將政策落實情況作為督查激勵考核的重要參考。(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稅務局、鄭州航空港實驗區稅務局、河南省稅務局第三稅務分局,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五)加強宣傳引導
加大政策宣傳力度,豐富政策培訓形式,利用線上線下平臺組織開展政策宣講、業務輔導、咨詢答疑等,著力提升政策的知曉度和落地率。支持各類新聞媒體開設宣傳企業技術創新的專欄和專題節目,總結推廣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典型經驗和案例。加大正面宣傳和輿論引導力度,提振企業發展信心,為企業創新創業營造良好社會氛圍。(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本方案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6年12月31日。我市已出臺的關于高新技術企業相關政策與本方案不一致的,按照本方案執行。原《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鄭州市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實施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鄭政辦〔2019〕30號)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