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深圳市唯一入選廣東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縣鎮村(創先類)行政區,福田區在2023年度廣東省實施“百千萬工程”考核中獲評創先類區優秀等次第一名。摘取桂冠的背后,是福田區堅決以“頭號力度”全力推進,錨定城區、街社、區域協同高質量發展“三大目標”,走出了一條超大城市中心區實施“百千萬工程”的有效路徑。
近日,本報記者隨福田區委宣傳部組織的中央、省、市媒體調研團前往惠州市博羅縣,深度探訪福田區攜手博羅縣“強強聯手”走出區域協同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示范路徑。

(一)經濟協同
“飛地”模式 拓展先進制造業新空間
2023年11月28日,博羅縣人民政府與福田區人民政府在福田區高質量發展招商大會上,簽訂《福田—博羅共建現代產業園合作框架協議》。深圳福田區與惠州博羅縣攜手構建“福田總部+博羅生產基地”“本地+異地”模式的制造產業空間鏈,共同努力為全省區域協調高質量發展提供“福田-博羅樣板”。據悉,兩地攜手的這種“飛地”經濟發展新模式,圍繞“同規劃、同政策、同招商、同服務、同受益”原則,共同以最優資源、最優政策和最優服務,打造現代化高品質“制造園區”。目前,福田-博羅兩地共建現代產業園首期規劃面積約5100畝,分羅陽、博東、博西三宗地塊。兩地政府“同規劃”已完成空間規劃和產業規劃。

博西園區項目用地本月掛牌出讓
新能源等頭部企業意向入駐
調研團一行來到福田-博羅共建現代產業園(博西),該地塊位于園洲鎮的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內,與東莞松山湖東部工業園隔東江而望。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博西園區規劃面積1173畝,周邊有高鐵、地鐵、高速、國道、水路、國際物流鐵路等綜合交通基礎設施,已形成“四橫五縱”高快速路體系。園區內將建“深博福田智造產業園”,主導產業為新能源產業。目前,福田區屬國企福田產投公司體現國企擔當作為,率先進駐該地塊,項目用地300畝(首期100畝),現已成立項目公司——廣東深博福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并已提前完成招商工作,意向入駐企業為新能源、新型儲能、檢測服務等領域頭部企業,項目用地計劃今年7月中旬掛牌出讓。

另外,福田-博羅共建現代產業園羅陽、博東兩大園區也在規劃建設中。其中,羅陽園區位于博羅縣城內羅陽街道,主導產業為半導體材料、設備等電子信息產業。該地塊內有兩宗項目落戶,已于今年5月摘地,計劃近期開工建設。園區“三通一平”,周邊學校、住宅等生活配套設施齊全,北側連接通往惠城區的江南大道,南側為惠肇高速羅陽出口處,50分鐘可直達福田區。首期規劃面積2500畝,可進行成片的產業開發。
而博東園區位于楊橋鎮的博羅產業轉移工業園,規劃面積1500畝,主導產業為醫療器械、生物試劑、中成藥等領域的產業,區內擁有大量可供連片開發的國有土地。該地塊交通綜合優勢顯著,“兩橫三縱”的高速路網覆蓋園區,鐵路、高鐵、國道貫穿全鎮。

企業入“飛地”
可疊加享受福田、博羅兩地政策支持
據悉,入駐福田-博羅兩地共建現代產業園的企業為“飛地”企業,可疊加享受深圳市福田區和惠州市博羅縣的產業政策支持。福田區重點獎勵政策包括每年迭代升級“1+9+N”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安排20億元產業資金,融合資金、空間、人才和住房等全發展要素資源,并將福田優惠政策延伸至共建產業園區,深入開展區域產業協同發展。如,給予企業落戶獎勵最高可達1000萬元;運營補貼支持每年最高200萬元;廠房租賃支持每年最高100萬元;同等享受福田人才政策支持;“飛地”相關經濟指標視同在福田區產生,給予福田區總部企業認定支持。
博羅縣重點獎勵政策包括:對工業增加值年增長超20%(含)且增加值率不低于當年同行業水平的工業企業最高300萬元支持;對獲得省級重點實驗室給予最高100萬元支持;對首次“新升規”的工業企業,獎勵最高20萬元;對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惠州市、博羅縣兩級分別給予每家最高獎勵20萬元。
在智慧園洲管理中心,調研團看到園洲將福田區福保街道建設的“智慧大腦”智慧全域治理平臺引入,創建數字孿生地圖,并疊加了各類業務數據,利用高空鷹眼、AI智能巡航等科技利器提升園洲治理水平。

告別“兩地跑” 66個高頻事項可“跨域通辦”
據了解,博羅縣總面積2858平方公里,是全國首批縣級文明城市、全國百強縣。博羅縣著力打造電子信息、新材料、電動車、生命健康和新型儲能“4+1”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成長為千億級高質量發展強縣。深圳市福田區聯手博羅縣,以互聯、互通、互信、互辦為基礎,聚焦企業群眾普遍關切的異地辦事需求,創新政務服務供給模式,共同打造標準統一、異地受理、遠程辦理、協同聯動的“跨域通辦”政務服務模式,助力兩地共建現代產業園。
目前兩地首批15個部門共“17+49”項(博羅事項+福田事項)已實現“跨域通辦”,事項涉及企業生產經營(企業開辦、生產經營許可)、證件辦理(身份證、護照、港澳通行證、駕照)、社保、醫保及公積金相關事項(包括報銷、結算、轉移等)、證明開具(無犯罪記錄證明、戶籍證明、參保證明、學籍證明等)、戶口遷移、婚姻事項等高頻業務。實現了企業和群眾辦事就近辦理,為兩地共建現代產業園項目營造利企便民的良好環境。

(二)文旅挖潛
資源稟賦攜手創新理念 新模式涌現亮點多
羅浮山,自古被稱為“嶺南第一山”。羅浮山山脈橫跨博羅、增城、龍門,在博羅境內約1078平方公里。“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蘇軾的一首《食荔枝》讓惠州、羅浮山成為千古佳話。作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羅浮山生態環境優越,植物資源豐富,古樹名木大量分布,擁有植物3000多種,天然藥用植物1240多種,是天然的中草藥寶庫。記者了解到,博羅正在全力推進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以產業鏈為依托,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圍繞羅浮山 做強文旅經濟大文章
據《游羅浮題名記》記載:“紹圣元年九月廿六日,東坡居士遷于惠州,艤舟泊頭鎮。明晨,肩輿十五里實二十八里,至羅浮山。”文中所記載的泊頭鎮,就是現在博羅縣的園洲鎮義合村(古稱泊頭鎮)。蘇東坡寓惠從此地上羅浮山的事跡,一直是在當地傳頌的佳話。2016年,當地群眾挖掘出3個古碼頭遺址,更加印證了古籍的記載。記者了解到,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打造人文典故歷史名片,助推“百千萬工程”建設,福田區專項資金將支持園洲鎮東坡公園改造,項目擬實施敞開式建設,占地約4500平方米,規劃建設槎溪亭(艤舟亭)、石牌坊門樓、東坡像和主題景觀雕塑建筑。

民宿經濟也正在博羅蓬勃興起。博羅縣橫河鎮郭前村上良小組是一個水庫移民搬遷村,這里距離羅浮山5A風景生態區僅8公里,依山傍水,風景優美,在2019年12月成功創建國家3A級景區。近年來,上良村在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人居環境整治等政策指引下,不斷開拓創新、銳意進取,獲評國家3A級旅游景區、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等榮譽稱號。通過村企合作發展鄉村旅游,激活農村閑置物業,實現“農房變客房”整村民宿開發,上良民宿也成為廣東省村企合作發展鄉村旅游的示范點。目前,上良民宿生態旅游區每年接待游客30萬人次以上。

為助力上良村民宿經濟更加蓬勃發展,福田區專項資金將支持上良村建設一個占地300平方米,包含圖書館、咖啡館和休閑空間的濕地公園小島圖書館,讓游客可以在荷塘中間觀白鷺、品咖啡、讀好書。該專項資金還同時支持上良村配套建設一個能提供近百個停車位的智慧停車場;而博羅縣福田鎮徐田村羅浮山下蘭門村民宿,則通過引進社會資本的方式,打造特色康養旅居民宿村落。自民宿運營以來,已吸引游客5萬人次。

探索美學文旅新路徑
距離惠州中心城區約10公里的五礦·哈施塔特文旅景區,以歐陸風情主題旅游區為理念,以奧地利哈施塔特小鎮的鄉村景觀為特色,自2013年正式對外運營以來,珠三角和港澳游客是其主要客源,年接待游客量約150萬人次。據該景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哈施塔特文旅景區約5成客源來自深圳,4成客源來自廣州,1成客源為惠州當地,話劇研學游正在該景區興起。

廢舊老建筑如何"盤活"?博羅也探索出了一條美學文旅的新路。博羅園洲鎮的“洲心大倉”始建于1958年,由于空心化多年,部分糧倉建筑老化嚴重,但大部分建筑形態保存完好。2022年,園洲鎮啟動東江糧倉文化創意產業園項目建設,盤活原園洲人民公社舊址、舊糧倉、舊紡織廠等組成的老建筑群。園區整體占地面積約 2 萬平方米,以美學生活喚醒舊糧倉,目前已初步完成青年藝術文創生態圈的基本架構。東江糧倉文化創意產業園董事長、總經理寧玉燕告訴記者,2023 年 9 月,東江糧倉正式開園。目前已發起了青年藝術家“聚光計劃”“芳華計劃”“灣區合伙人計劃”“糧倉之夜發光計劃”“大米音樂節”等活動,將通過為青年藝術家造“活血”,聚合展覽、市集、演出、青年藝術、藝術收藏等,打造面向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活美學街區,青年文化聚集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