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陽,有這樣一組數據,彰顯高質量發展澎湃動能。
全市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到121家,其中,去年以來新增69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由2019年的2家增至現在的15家;
全市國家級綠色工廠由2019年的5家發展為14家,省級智能工廠由2019年的1家拓展至13家,省級智能車間由2019年的12個成長為34個;
全市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666家,相比2019年的196家,既有量的增長,更有質的提升……
數字是枯燥的,卻頗具說服力。
數字背后,一個個企業雖“塊頭”不夠大,卻在集聚“專精特新”強勁活力;一項項技術創新雖研發不容易,卻在展現爭當行業先鋒的如虹氣勢;一件件“安陽造”雖誕生時間不太長,卻在打開安陽高質量發展新天地。
眼下,這就是安陽市一大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呈現的澎湃動能與蓬勃生機。
站在新時代新征程的新起點上,安陽市如何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搶占先機、贏得主動?市委書記袁家健指出,要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堅持抓大不放小,積極鼓勵、支持、引導一大批中小企業以創新為導向,苦練內功,做強主業,走出一條專精特新發展新路子。
看似小,并不弱 “專精特新”有絕技
在這里,“小”前面有個重要定語——“專精特新”,是指具備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和創新型特征的中小企業。
近年來,安陽市堅持抓改革、建機制,把發展“專精特新”企業作為提高產業競爭能力、鍛造制造業韌性、培育新經濟增長點、打造強市建設“四梁八柱”的關鍵之舉,著力構建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三個層次的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
在實踐中,安陽市創建實施了“三真模式”。
“真金白銀”的投入,對新認定的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對新認定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30萬元,充分激發全市企業參與“專精特新”認定的積極性。
“真抓實干”的支持,“小塊頭”企業往往缺少高水平人才支撐,安陽市雪中送炭,持續實施“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計劃,圍繞人才引進、科技研發、項目孵化等方面,形成了配套的扶持政策體系。
“真情實意”的幫扶,實施“青苗企業”培育計劃,在投融資、公共服務培訓、品牌提升等方面,幫助中小企業紓困解難和創新賦能,切實走出了一條引導中小企業向著“專精特新”發展的安陽路徑。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巨人”企業有何特色?它們不顯山、不露水,但是小而專、小而精、小而特、小而新、小而強。
企業規模雖不大,但競爭實力并不小,長期深耕細分領域,擁有各自的“拿手好戲”“拳頭產品”。有的企業是掌握獨門絕技的“單打冠軍”“配套專家”;有的企業擁有千余項專利,彌補了國內相關領域的技術短板;還有的企業注重創新,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小塊頭”干成了大事業。

翔宇醫療產品展廳(資料圖)
當你走進河南翔宇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產品大廳,各式各樣的康復設備令人眼花繚亂,但每一件的功能都很實用,這家企業積累了大量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成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并“鏈”動上下游企業近百家,一個百億級康復產業集群悄然崛起。安陽復星合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高強高延性冷軋帶肋鋼筋生產技術研發、成套生產裝備集成制造的高新技術企業,擁有獨立的知識產權,是國家及行業標準的制定者,被認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級綠色工廠、河南省智能工廠。河南東泰制藥有限公司突破高難度技術壁壘,榮獲國家級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被認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產品先后得到歐盟EDQM、美國FDA、日本PMDA、韓國GMP等多方權威認證,海外市場供不應求,成為行業“領跑者”。
中小企業能辦大事。像這樣的“小塊頭”企業在安陽市還有一大串。
實踐表明,中小企業發展得好,安陽經濟才會好;涌現更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安陽經濟就會更具增長力。
看似小,卻很新 研發智造動能足
創新是“專精特新”企業的靈魂,是其最鮮明的特色。只有創新的根扎得深,“小塊頭”企業發展的大樹才能枝繁葉茂。
“要強化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積極培育創新主體,聚焦新能源汽車、新材料、電子信息等產業集群和重點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市委書記袁家健在中小企業調研時多次強調。
如果把一條產業鏈打開來看,就會發現眾多中小企業在做支撐,中小企業是維護產業鏈安全穩定的重要力量。
在安陽,一大批創新型中小企業,它們“個頭”雖然不夠大,但大都“身手不凡”,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克能新能源車間(資料圖)
搞科研、強技術,安陽市全力推進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工作, 堅定走好創新驅動“華山一條路”,為產業鏈“補缺”“強筋”“賦能”。河南克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擁有多項核心技術,主要從事新型動力鋰離子電池材料、電池單體及系統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入選河南省企業技術中心名單,已實現與行業多家頭部企業配套,產品遠銷美國及東南亞等海外市場。河南省大潮炭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產品研發及生產填補了國內超級電容炭行業空白,正在逐步替代進口,助推安陽市打造碳材料產業新高地。河南興成軌道裝備科技有限公司高墊板產品填補國內空白,成為全國首例高原高寒高速新材料。
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
創新是第一動力,研發是一個企業的核心。在安陽,“專精特新”逐步成為企業創新發展的“指路明燈”,越來越多細分領域的精尖企業、隱形冠軍涌現。
殷商大地,新能源產業矢志“強筋壯骨”,高端裝備制造奮力“脫胎換骨”,新材料產業奔涌著智能制造的熱潮……各開發區躍動著“小塊頭”企業科技自立自強的志氣。
一個個“安陽智造”“河南首個”“全國領先”持續在這里誕生。
安陽市積極營造良好產業生態,加速打造“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集聚高地,將釋放更多發展新動能。
一個區域先進制造業中心加速崛起,助力安陽加快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強市。
看似小,潛力大 向高向強向未來
事物發展都有其規律,企業的發展也是由小到大、從弱變強的過程。
企業的發展和壯大,離不開黨委、政府的鼓勵、支持與引導。黨委、政府只有提升服務企業的精準性,才能在陪伴企業成長的過程中,提升產業韌性。
放足“好水”,才能養好“魚”。安陽市堅持把營商環境的高標準體現到助企惠企成效上、體現到經濟發展成效上,叫響“安陽最安心”營商服務品牌。
“萬人助萬企”,當好“店小二”。
各級黨員干部堅持“親清”原則,把企業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把企業的困難作為自己的困難,助力企業家拓展戰略思維,在技術研發、人才招引、要素集聚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推動企業向著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發展。
軟環境成了硬支撐。中小企業一心一意謀發展,搶抓產業新機遇,蓄勢發力尋求新突破。
河南宏通電纜有限公司、河南四通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林州市誠雨電子材料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安陽企業,入選河南省“瞪羚”企業名單。
“瞪羚”企業,與動物界的瞪羚有著相同的特點——體積小、跑得快、跳得高,由此而得名。
有優勢,就會有潛力,潛力變實力,企業就會打開發展新天地。
河南華泰糧油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金百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方快鍋爐有限公司等9家企業入選“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名單。
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新石器無人車(資料圖)
由新興企業做支撐,新興產業呈現強勁發展勢頭。“安陽造”新石器無人車賦能智慧城市建設,亮相上海進博會、暢行杭州亞運村,在無人車的賽道上跑出安陽“加速度”,正跑向大江南北。
不僅僅新石器無人配送車令人驚艷,輕舟智航無人駕駛中型巴士、河南犀重新能源環衛車、德力新能源微卡、比亞迪線束齒輪等新興產品,進一步優化安陽市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鏈生態;旭陽光電、曲顯3D、興陽光電、嵩陽光電、銘鎵半導體等企業,助力安陽市成為全國高端顯示新材料重要生產基地……全市8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得風生水起。
安陽市積極實施企業上市掛牌“百舸競帆”和“頭雁企業”培育行動,重點上市后備企業達到146家,居全省第二位。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由小到大,求新圖強,一大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茁壯成長,正為安陽打造“一高地一區三中心”注入強勁動能。
全力“拼經濟”,打造新優勢,安陽高質量發展未來可期。